“成了?”赵东闻言茫然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粗糙的面庞上立刻露出惊喜的笑容:“真的成了?”
“真的成了!”张定均同样很兴奋:“刚刚出来的统计,同样是进口合金钢,用咱们的3号退火炉用气量是1260立方米,而用改造后的5号退火炉只用了945立方米,整整减少了25的用气量。”
“25……我滴个乖乖,这么多!”赵东有些愕然。
“如果实际应用的话,比这还多呢!”张定均却不以为然。
“你是说节气量超过25?”
“那是当然!”
张定均一脸骄傲的说道:“一来我们覆盖的涂层比较薄。其次涂层并没有覆盖整个内炉壁,大约只完成了65。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5号炉的炉龄较长,炉门与台车,炉门与炉壁的缝隙都比较大,工作时内部的炉气溢散较多,如果把这些弊端都完善的话,节气量能够达到35左右!”
“35?”这下赵东是真的惊了:“那可是三分之一还要多,这下咱们车间不用愁燃料不足的麻烦了,哈哈……”
“小赵,你们刚才说的是什么?我怎么一句都没听明白?什么节气量比25还多,什么能节省三分之一?”
就在赵东因为高兴,笑得后槽牙后漏出来时,李鑫终于是忍不住,狐疑的道出心里的疑问。
不只是他,郑勇、黄治国等人同样一面迷糊的看着赵东和张定均,只觉得这两人刚才的对话跟天书一样,根本就听不懂!
“是这样的老领导,我们热处理车间不是面临能源供给问题而无法进行扩建,耽搁厂里的109鱼雷项目嘛。
厂里头和局里面为此着急,我们车间自己心里同样也很急,于是我们便组织车间里的干部职工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然后利用我们报损的5号炉进行试验,本来也是死马当活马医的笨办法,没成想还真被我们弄成了……”
心情舒畅的赵东,此时说话也有了底气,旋即就把热处理车间集中力量进行节能技术开发的事儿说了一遍。
事实上也八九不离十,只不过集思广益的想法不是赵东想出来的,而是他师父陈继祖给他出的主意。
要知道当年建厂时哪有那么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都是这帮老师傅坐在荒无人烟的空地上,你一言我一语,把棘手的事情一点的一点啃下来的。
既然老师傅们当年都能一起解决问题,如今他们热处理车间怎么就不行?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热处理车间上上下下近百颗脑袋,单拎出来或许没有人专业的技术人员厉害,但合起来说不定就能行,毕竟他们是一线的生产人员,相关的经验和技巧可不是书本上能学得到的。
于是赵东就把全车间的人召集起来,要求每个人提一个意见,然后从中筛选出可行的进行试验。
至于能不能成功赵东说实话心里也没底儿,不过做了总比干等着强,最起码也能上厂里上下看到他们热处理车间绝不坐以待毙的态度!
结果这事儿还真被他们给做成了!
听完赵东的话后,李鑫的眼眸中流露出几许赞赏之色,但却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看向了跟他一起的郑勇。
郑勇却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节能的方法有很多,如果是以牺牲设备的性能,降低产品质量……这样的节能应用实属本末倒置!”
话音未落,郑勇便看向自己的学生黄治国:“没记错的话,你们厂在节能这块没有相应的技术储备!”
黄治国点点头:“目前还没有!”
“那你们用的是什么原理?”郑勇抬眼看向赵东和张定均!
那意思很明显,根本就不相信热处理车间能独自解决所谓的节能技术,对此别说黄治国了,就是负责陪同的温林都没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