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第一生产力(1 / 2)

当然,这种格局温大伟不可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如果可能,还是要择优吸收一些周边地区的工矿企业的。

只是前提在于株江厂的8200吨级全集装箱船能扛起军用产品销量下降空下来的份额才行。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现如今温大伟的重点还是放在株江重工上,用老一辈的话来说,这可是他温大伟起家的老底子,不重视不行。

为此他把唐建设调过来担任党高官兼副厂长, 至于厂长则由温大伟本人兼任。

本来温大伟是想把唐建设扶正的,作为从承包热处理车间开始就跟着自己创业的好兄弟,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够这个分厂厂长的职务。

奈何情况有些特殊,无论是热处理车间还是锻造车间技术方面没得说,但骨子里却骄傲的很,一般人他们真的未必肯服。

即便是温大伟左膀右臂的唐建设也不行。

因为从根儿上论, 唐建设在老漓东厂就是个学徒工,在老漓东厂人的眼里这位邻近村里的野孩子是走上了狗屎运才一步步有了今天的位置, 并不是凭真本事干上来的。

温大伟就不一样了, 父亲是老漓东厂的副厂长,根红苗正的厂二代,在老漓东厂人那里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再不济也是自己人。

其次温大伟承包热处理车间扭亏为盈的成绩让老漓东厂人心服口服。

最关键的是挣了那么多钱,温大伟自己留下的属实没多少,大部分都被他当成奖金和福利发给车间里的干部职工。

即便是当时不怎么有来往的锻造车间,都因为热处理车间的盈利才可以照常发工资。

所以两个车间的人上上下下都呈温大伟的情。

因此温大伟说什么话,办什么事儿,这帮老漓东厂的骄兵悍将绝对是连眉头都不皱,让干啥就干啥。

对此,温大伟也很无奈,但也没办法,总不能上来就一棒子打死,只能是一点点的调整。

所以这次温大伟过来便是商量这件事儿……

“今年九月我去趟省城,争取多要些大学毕业生的名额分配到咱们这儿, 到时候多给你们重工这里几个, 不过我丑话可说在前面,这些人可都是宝贝, 你可给我看好喽,半点儿委屈都不能给!”

第二天早上,温大伟在株江重工的厂区食堂与唐建设一见面,便响起昨天完了交代的事儿,赶紧说了出来,生怕过后又忘了。

唐建设刚把一个馒头塞进嘴里,听了这话赶紧硬生生咽进去:“那感情好呀,现在重工这边缺的就是新鲜血液,只要他们能来,我就双手欢迎,吃的、住的、用的不敢说全株江最好,但也是整个重工最棒的!”

唐建设立刻拍着胸脯,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毕业生作用有多大,他在厂部早就见识了,真真是惊人呀。

谷挷

只可惜现如今大学毕业生少,各单位争抢的又激烈,再加上定向分配的保守机制,令株江厂每年只能跑去省城哭爹喊娘的向上级要指标, 要名额,就这每年能分配到株江厂的也就二十左右, 三十不到的样子。

省内还好,省外的话几乎没啥指望,除非籍贯是邕江的,株江厂还能伸手试试,否则想都别想。

为了添补人才缺口,温大伟每年都得去各大研究所、高校去拜访,以便挖一些急需的人才回来。

不但麻烦,而且成本还很高,非常的不划算,但也没办法,谁让这年头人才就是缺呢。

“你有分寸就行……”

温大伟夹了一筷子小咸菜,正准备吃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儿:“你们的冶金分厂弄得是真不错,后面老干部、老职工也可以按照这个路子去走,总之一定要温和,不能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