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刺史 第一章 路遇新城长公主(3 / 4)

人是哪个,让他亲自过来,你算个什么东西,没资格和本官说话,滚!”

好横的小子啊,络腮胡嚣张惯了,哪能受这种气,嗷嗷着要动手。火拼一触即发,小胡子赶紧拉他,扯到队伍后面,如此这般低声耳语。络腮胡瞪马队两眼,悻悻转身离开,去豪华马车旁报讯。

很快马车开动,来到部曲后,装修的挺豪华,比崔小晴专车更大。车帘掀开,探出个年轻人,看到武康紫袍,瞬间皱紧眉头。这位是三品大员,不能随便开罪。

不过戴面具做啥,没脸见人吗?青年下马车,在部曲拥护下,到队伍最前边,抱拳施礼文绉绉“这位兄台,我认为这是误会,部曲担心我的安危,听马蹄冒失拦路。兄台既是朝廷重臣,又何苦出言不逊?”

这是在教训我,武康呵呵了“我这个人嘛,向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恶奴出言不逊在先,本官没当场杀子,已经给足阁下面子。既说是误会,本官不追究,请闪开去路。”

“好大的胆子,敢对驸主人无礼”,络腮胡子狗仗人势,疾言厉色训斥“我家主人出身名门,是新任婺州长史,官阶正六品上,你多大的官?”

无巧不成书啊,武康放声大笑,小弟们纷纷嗤笑。这可真是稀罕,长史和刺史叫嚣,还是同一单位的。络腮胡子气的跳脚,年轻公子也沉了脸,不过修养很好,没有当场发飙。

武康扬手止笑,摘掉阎王面具。部曲再次如临大敌,把主人户在当间,警惕盯着眼前人。这位凶神恶煞,配合左脸长刀疤,还不如戴着面具嘞。青年面露疑惑,眉头皱的更紧,貌似想到了什么。

武康不想扯皮,直接亮出身份“本官姓武名康,新任婺州刺史,此去京城,经圣人批准,给伯母祝寿。尔既是婺州长吏,见到本部最高长官,还不见礼更待何时?”

对方全员懵逼,个个看怪物似的,态度明显软了。青年露出职业笑容,文质彬彬行礼“原来武公当面,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失礼之处还望海涵。下官长孙诠,以后为武公效力,请多多担待。”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武康抱拳还礼“长孙长史此言差矣,非是为我效力,是为圣人效力,是为朝廷效力,是为百姓效力。咱们当官的,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百姓牛。”

长孙诠有些懵,教训送回来啦,还无法反驳。同时也很纳闷儿,传闻武刺史胸无点墨,一首大明湖戳蛤蟆,一首伪大风歌,沦为京城笑柄。现在看来,传言谬矣,当即微笑道“武公所言极是,下官五体投地。”

孺子可教也,武康怡然自得,淡淡说道“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此言缪否?”

这句话的意思,两人每次见面,都像初次见面,也就不会互相怨恨。这是化解矛盾,长孙诠正有此意,点头称赞“武公金玉良言,君子之交,淡如水矣!”

居高临下失礼,武康翻身下马,小弟也全部下来,静静立在旁边。来到长孙诠跟前,继续商业互吹,这时车帘掀开,露出妇人妇人身影,不禁抬眼看过去。

长孙诠发现情况,快跑马车边,喊来其余车中婢女,一起搀扶妇人下车。她戴着面纱,看不清容貌,身高一米五,穿名贵绸缎,透着大肚子,小贵妇加小孕妇。

两人到武康跟前,双方见过礼,是长孙诠的发妻。这可真有意思,婺州上任三千里,还带着媳妇儿,还挺着大肚子,不怕颠簸早产吗?两位心真大!

妇人优雅行礼,声若百灵动听“武公大名,某如雷贯耳。夫君经常提起,说您胸怀大才,秘术神乎其技,造福我大唐百姓。平息叛乱,身先士卒,力保婺州不失。某代表大唐百姓,向武公行礼。”

这话很大啊妹子,还代表大唐百姓,你以为你是公主吗?

武康虚扶一把,微笑道“贵人言重了,本官受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