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天威难测(4 / 7)

地,一切都完了。

说着王嘉胤追上了王猛母子,捡起地上的泥盆替二人挡住头顶的雹子,沿着黑暗往家里走,路上还能听到百姓们的哭嚎声……

雹子下了一上午,中午时分蓝田县的天空转晴了,所有人松了口气,终于熬过来了,一夜的雹子,还是给蓝田的庄稼留了一口气,还有少许粮食在雹子中挺过来了。

而府谷县雹子下到了晚上,所有粮食都完了,今年府谷的粮食最少减产七成,这对府谷县是最大的灾难了。

府谷知县连夜写折子报灾荒,西安府看到折子之后,上报给朝廷,请求朝廷做好赈灾措施,朝廷这时候还在研究加饷支援辽东呢。

前几天崇祯皇帝召见了被魏忠贤逼得辞官的袁崇焕,袁崇焕见到崇祯之后一番激情慷慨的演讲与战略规划,说的崇祯皇帝心潮澎拜,觉得这时一个能臣干吏,有此人在,辽东可安已。

崇祯决定大力支持辽东战局,袁崇焕还在会谈中透露了一下他正在规划完善的计划,名为五年平辽,不过现在尚在雏形,他需要在加完善。

其实这是袁崇焕的一个诱饵,一个试探,他想看看崇祯对此反应,至于五年平辽,袁崇焕也没底,不过这牛逼不吹出去,皇帝怎么肯重用呢?

但是新皇帝脾气还没摸透,不能急着表现,于是只是隐晦的表达,他有这样一个计划,具体还待完善,这个是给崇祯听的,崇祯若是稳重,定会批评,不够稳重,若是很感兴趣,那就说明袁崇焕这招哗众取宠很有作用,自己就投其所好,好好规划这个计划,最起码在字面上看起来有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这次会谈,崇祯皇帝很满意,任命袁崇焕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天津军务,同时回去完善一下自己的五年平辽计划,做成ppt回来还好跟崇祯皇帝讲讲,讲好了,就给你升职,督军辽东。

这一把袁崇焕赌对了,为自己搏了一个好前程,而且崇祯皇帝也决定全力支援辽东,国内所有的事情先为辽东开路,辽东事情最大。

反正咬咬牙坚持五年,五年之后辽东无恙,则天下太平,至于国内死些人不重要,反正慢慢会恢复过来的。

袁崇焕走出了皇宫,心情舒畅,感觉自己的人生就要再次辉煌起来,而皇宫内一个小太监偷偷的把消息传递给了魏忠贤。

魏忠贤现在地位很微妙,以前朝廷大事他过一遍手,现在已经没人搭理他了,只是崇祯皇帝还没有下定决心对付他,不过他的地位已经没了,只能在宫里被人看着,据人说皇帝想把他贬出京城,对此魏忠贤倒是没什么意义,这一局他输了。

他没想到小皇帝竟然是东林党的人,太监的权利依附皇权,当皇帝不用自己的时候,自己就没用了,现在皇帝想要把东厂撤了,更有甚者皇帝还想把锦衣卫撤了。

魏忠贤无法理解这位皇帝的做法,你就算再被东林党洗脑,东厂撤了我理解,可是锦衣卫都撤了,你不脑子有病吗?

锦衣卫没了按照大明官员的尿性,还不上天啊,算了,你就作吧,我回家养老等死吧。

不过对于这事,魏忠贤还看到了一个转机,有个叫骆养性的家伙最近蹦的很欢,据说还跑去东林党那边摇尾乞怜,深的东林党人的喜欢,据说还有人想要保举骆养性担任锦衣卫指挥使。

这个家伙,魏忠贤知道,是个能力一般,见风使舵的家伙,还不喜欢得罪人,这样人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呵呵……估计会上下一团和气,不会咬人的狗,还养着干什么?

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皇帝的狗,皇帝养着他们就是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文官集团,若是狗跟敌人混在一起,害得就是主人了,我老魏虽然不是啥好人,可是我还知道我是谁的狗。

当然这个已经不关他的事了,他现在没有发言权,只能看着小皇帝把好不容易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