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企业收购和水汽调节实验(3 / 4)

并且开始前往大西北进行调度实验。

10月份南方水汽较低,反而北方降雨量较大,从北冰洋和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也带来了大量水汽,是非常适合进行实验的地方。

这次实验没有对外发布任何信息,他们派遣团队非常低调地前往西北进行实验,这次实验主要有两个目的。

对高空凝结水汽进行驱散作业,这个时候西北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下雪,在下雪天气使用驱散技术,看看能不能阻止降雪。

然后使用气象卫星来检测驱散后的云层流向,然后再使用快速吸热设备对再次形成的云层进行凝结实验,看看能不能形成雨雪降下来。

为了能够及时追赶上云层,专门租用了大型军用直升机,用来运输设备和人员,官方气象局也有人全程跟随。

做这种改变环境的实验,必须要向气象部门申报,他们也很好奇,麒麟环境工业集团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到了11月份,实验结果出来,效果非常不错,完全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不仅实现了云层驱散和水汽凝结,还实现了气象卫星和地面作业精准联动。

只是一台设备的作业范围比较有限,想要实现大规模水汽调节作业,需要使用大量设备,而且还不能整天拉着这些设备到处跑。

特别是在南方降雨量大的时期,移动作业设备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安装大量固定作业设备,费用非常高。

一台设备最大可作业范围约300平方公里,如果都装上固定作业装置,覆盖全国需要30万台左右。

其实不用覆盖全国,只需要在南方和北方水汽密度高的路线上安装就可以,作业时间主要集中在南方雨量充沛的地区。

其次就是在其他时期,必要的时候需要将海洋水汽调节到大陆,解决干旱时期雨水不足的问题,也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海陆雨水调节机制。

经过他们的测算,全国一共需要10万台左右这样的设备,每台设备按照1000万元计算,投入高达1万亿元。

一次性投资规模非常大,好在设备使用年限比较长,可以使用25年,设备折合年费只需要400亿元。

其实这个年费用还是比干冰降雨要高很多,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够真正实现高空调水,相对更加主动,达到目的的效果更好。

如果加上能源成本、人力成本和配套系统成本,每年需要花费500亿元左右,这笔钱谁出是个很大的问题。

自从麒麟工业集团在渤海湾和北方其他沿海城市建设了大量的海水淡化工厂,北方饮用水其实并不缺乏。

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之后大部分还是会流向自然界,形成生态补水,对补充匮乏的北方地下水很有帮助,量非常大,总体能够保持生态水资源平衡。

真正缺水的大西北地区,从海边将淡水输送过去成本非常高,而且少量输水并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只能说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于是麒麟环境工业集团向有关部门阐述了大西北气候环境治理方案,希望政府能够掏钱建设一个从南方到西北,从沿海到西北的水汽输送通道。

可惜政府刚刚掏出一大笔钱用于国内债务处理,同时还要对这些企业职工进行补偿,花费的资非常庞大。

加上叶子书提到将义务教育扩大到高中阶段,虽然会议上双方语言并不客气,但是大家都是基于理性的争辩。

虽然没有当场决定,但是国家却是在认真考虑他的建议,以前的义务教育只适合大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这样的教育基础已经难以满足要求。

只是这么做,政府又要掏更多的钱用于教育,加上之前的义务教育也要提质提量,争取实现完全免费,这同样会增加一笔教育开支。

加上目前国防安全正在建设的高峰期,以及为了应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