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就是沿海调水,主要是利用台风带来的充沛雨水以及平时形成的高空水汽,主要集中在夏季调水作业。
这个难度比南方雨水季节调水要高,如何让台风携带的大量水汽不降落,或者部分降落,剩下的水汽形成高空积云,然后利用高空气流,飘香西北地区。
想要实现这样的调水,只能借助于超强的气候分析能力,对每次的高空气流走向有非常精准的把控,促使高空水汽沿着目标路线和目的地前进。
第三条就是从西线调水,每年有大量的水汽形成的云层,跨过青藏高原、昆仑山脉和阿尔泰山、天山山脉进入到西北地区。
只是以往这里的水汽都处于非常高的高空,加上地面温度非常高,形成梵风效应,导致这些高空水汽很难形成雨水降落。
而且这些雨水大部分都会飘过大陆进入太平洋,如果能够将这些水汽截留下来,形成的降雨比从东面和南面调水都要可观。
最重要的是,如果这些水汽真的大规模形成雨水降落,然后经过蒸发形成大量的低空水汽,和高空水汽形成辐合效应。
到时候哪怕不使用降雨措施,也能形成可观的自然降雨,能够大幅节约成本,而且低空水汽形成的云层都比较低。
在沿着河西走廊流动的时候,会增加沿途的自然降雨量,这样容易形成一条从西到东的自然降雨带,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
第四条就是西伯利亚和北冰洋寒流南下,携带的大量水汽,这部分水汽有相当一部分会以雨雪的形式降落,但是还有大部分则是飘向了海洋。
如果能够将这部分水汽截留下来,在沙漠和戈壁地区形成大量的降雪,等到来年春季,融化之后,就会滋养大地,形成发达的春季水系。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需要避免春季积雪短时间内融化导致洪水的发生,所以还需要建设一套比较合理的河流水系,让积雪融化不至于演变成灾难。
他认为可以将地势较低的地方打造成大型湖泊,春季融雪水可以回流到这里,其他时节如果短时大量降雨,也能充当雨水汇流之所。
第二个部分就是改造地面水系,如果没有完善且合理的水系,大量降雨只会造成西北地区洪水泛滥,而且也很难将降水储存下来。
所以他让麒麟环境工业集团组建一支团队,前往西北绘制地形地貌和山川水系图谱,测量地势高度,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水系模拟。
优先使用自然水系,对自然水系进行疏浚和扩充,这样成本稍微会降低不少,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建设人工水系,以达到农业灌溉的目的。
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形成水系死循环,如果一条水系只进不出,容易形成咸水湖,对生态并没有多少好处。
除非确实没办法,例如罗布泊地区,地势非常适合作为储水之所,但是东面地势太高,汇聚的水很难流出去,只能依靠蒸发,未来必然会形成咸水湖泊。
当然,也有办法避免此事发生,那就是在湖泊里面大量种植特殊水草,能够将水里面的矿物质吸收,然后打捞上来进行处理。
如果做得好的话,这些水草还能形成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食用或者是用于工业原料,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个部分就是土壤结构改造,沙漠土地就算是常年有降雨,想要将松散的砂砾变成具有黏合特性的土壤,需要花费千百年时间。
不说花费的资金问题,这么长时间肯定也等不及,这也是两家集团没有多大信心的原因,如果只是简单的降水,反而好说了。
想要将这些地区变成自然肥沃土地,不再有退化的风险,就必须要形成土壤,这样才有更强的储水能力,不至于天一热就蒸发得干干净净。
针对这一块,叶子书打算采取生物方式来处理,一是研发耐旱植物,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