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星际舰船了,瞬时能量供应不是增加10倍,而是要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增长。
所以这座在全球顶尖的可控核聚变商业设施,不过是麒麟能源工业集团最基础的技术,完全无法满足星际舰船的需要。
不过这并不妨碍外界对此事连篇累牍报道,就在他们对外公布消息不久,全球各国的媒体都派遣了记者前来采访,同时也想要一探究竟。
对很多国家来说,仿佛看到了摆脱自身能源限制的希望,只要电价不太贵,绝对有引进的价值,只是目前了解的信息还不算太多,派记者提前过来打探消息是个很好的选择。
全球各国当中,除非是能源大国,自身就能满足能源自主,同时还能大量的能源出口,不希望能源市场出现太大的变化。
大部分国家其实都无法完全实现能源自主,都需要从外部购买能源,因此在能源领域受制于人,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强的心理负担。
而且相比以前超级强国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之外,我国作为新崛起的超级大国,反而表现非常温和,只要自己不作死,基本上不用担心会受到打击。
说实话,除了能源之外,我国有太多的地方可以拿捏,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无缘无故针对有些国家,在国际上的信誉要比老M好太多了。
如果我们是老二的话,为了打压我们,肯定会使用价值观来说事,一次来聚拢人心,实现一致对外的动作。
但是当我国的经济成功登顶之后,所谓的价值观就显得可笑至极,从这两年的国际舆论就看得出来,价值观的所谓表述,所占比例呈现直线下滑的状况。
不管表面多么冠冕堂皇,内里都是利益优先,在利益面前,所谓的价值观同盟显得一文不值,各位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做打算。
因此他也不用担心最全球推广受到很大的牵制,但凡有需求的国家,都会对在自己国家建设可控核聚变商业设施非常感兴趣。
由于这座可控核聚变商业设施建在了南昌,也是麒麟能源工业集团总部所在地,因此这些记者仿佛不约而同聚集在这里。
让原本相对平静的南昌,竟然成了这次事件的热门词汇,终于在国内,乃至全球大大露脸了一次,让很多人记住这座城市的名字。
面对记者的采访,麒麟能源工业集团表示非常欢迎,不仅举办了一次记者会,回答记者的提问,而且还邀请记者参观他们的可控核聚变发电设施。
让这些记者能够近距离观看并且拍摄一些照片,这些都是宣传的素材,有利于麒麟能源工业集团推动可控核聚变发电普及化。
自从拿到星际舰船能源供应系统任务和技术资料之后,麒麟能源工业集团就在默默构建可控核聚变产业链。
现在建设成功第一座可控核聚变商业设施,就意味着他们背后的产业链基本上构建完成,具备完全商业化的条件。
以目前国外的电力需求量,全球只需要建设100座这种发电功率的可控核聚变商业设施,就能够基本满足需求。
对外出口可控核聚变发电设施,有利于降低他们的产业链成本,毕竟国内目前的需求并不大,星际舰船目前建造数量还不确定。
想要降低成本,就只能商业化一条路,让别人来替他们承担相当一部分成本,甚至还能赚取大额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