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外配备储能设备,将相对均匀衰变的核电池释放的电力储存起来,然后等需要的时候,直接从额外的储能设备当中获取电力。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装上储能电池来得方便,反正汽车又不是不能充电,又何必弄一个核电池在上面能源。
所以天然衰变的同位素,并不适合作为日常生活储能电池使用,只有像太空这样的场景,由于没法充电,才会用到同位素核电池。
他现在想要研发的核电池,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能够充电,内部电力不依赖于材料本身同位素衰变。
这就涉及电能如何让一个稳定的同位素变成具备放射性的同位素,因为只有这个问题实现了,才能对核电池充电。
第二个条件就是如何自由释放能量,而不是等着放射性同位素自然衰变,那样很多应用场景非常麻烦,不具备普及性。
如果一段时间内释放的能量是恒定的,就意味着加速失去了意义,因为没有瞬时能量爆发,根本无法实现加速。
第三个条件不能是γ衰变,因为这种衰变形成的γ射线穿透性强,危害距离远,如果是这种衰变,安全性就差很多。
结合这三个条件,其实这种电池已经不是传统上的核电池了,虽然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释放能量。
但是涉及逆向放射过程,将一个稳定的子核素转变成不稳定的放射性母核素,这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能发生的。
而且以目前人类的技术,还无法做到这种逆向转变过程,也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太简单,也不用他亲自动手。
其实他之前拿出来的电池技术,就有点类似核电池,不过只涉及β衰变,算不上真正的核素变化,因此也算不上真正的核电池。
通用机器人使用的电池,就属于纯β衰变释放能量的电池技术,由于不是核素变化,意味着原子核不变,只是电子数出现了变化。
所以这种电池实际上不是核电池,只能说是一种巧妙的电子捕获电池,相比化学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但是相较于真正的核电池而言,能量密度还是差了很多,所以他现在有些纠结,到底要继续研究核电池,还是直接将通用机器人的电池技术公开销售。
两种电池技术各有优劣,通用机器人使用的电池技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危害性较低,价格不会高出天际,只是能量密度还是稍微差了些。
而核电池能量密度非常高,小小一节电池,就能驱动汽车跑动,但是价格非常昂贵,只能用在高端领域,普通民用领域并不适用。
叶子书想了想,还是决定两者都进行,内部逐渐使用更先进的核电池,对外销售的产品中,可以使用通用机器人身上使用的电池。
这样两者不会产生冲突,而且拿出现有的技术出来赚钱,也能物尽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