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提前建造太空造舰船坞和调整相关计划(4 / 5)

资料上传到星灵集团,再由星灵集团将技术资料分解发给各个供应商,让其尽快调整生产计划。

由于太空船坞实在是太大了,不仅体积大,而且重量也非常大,如果放在地球外太空,万一砸下来,就是超级陨石撞击地球,肯定会引发重大灾难。

虽然这个概率几乎忽略不计,但是他还是为了慎重起见,将太空船坞放在月球轨道上,同时还能对月球基地进行支援,帮助在月球上开采矿产资源。

最重要的是,如果有暂时用不完的资源,也可以直接堆放到月球,月球表面重力较小,运输这些物资的能耗要低得多。

如果放在地球轨道,估计天天都有人盯着太空船坞的一举一动,还是离远点比较好,大家也能眼不见心不烦,少了很多麻烦。

为了统一共识,让大家理解该计划的意义和重要性,叶子书在当天晚上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就计划调整做了详细说明。

针对各个矿产供应商想要将矿产价格上调,叶子书想了想,绝对还是有必要上调一些,不然他们做手脚不配合,会拖延计划完成速度。

反正这些撒出去的钱,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的手里,还能刺激他旗下产品的出口,让全世界也跟着受益,不然肯定有很多国家肚子里有意见。

在星舰运营上,叶子书要求不能全部使用通用机器人,倒不是说不好,而是需要培养更多星舰驾驶人才,不过能够上星舰的人,都是绝对信得过的人。

星际旅行和太空资源开采,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虽然他旗下已经制定了非常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但是不意味着就是最好的。

适当让一些人参与进来,有助于改善管理和操作流程,甚至还能对后续星舰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比单纯让通用机器人参与好得多。

不过初期参与的人数不会很多,叶子书认为按照9:1的比例进行,一支星际运输和采矿舰队,最少需要总人数为10万,也就是说有1万人有机会在星舰上工作。

4节船坞的建造时间,叶子书只给了2年,因为他认为两年后,采矿队伍就会满载而归,如果这边还没有建完,会拖慢整体节奏。

为了配合物质运输,他认为留下5艘小型运输舰在地球上,中型星际运输舰带着剩下的5艘小型运输舰去灵神星开矿。

在会议上,他询问了之前给的采矿仿微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情况,如果不采用微生物采矿技术,单纯使用机械开矿的话,速度可能会慢一些。

星际采矿和地球采矿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小行星上采矿,没有很好的着力点,重力比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使用机械并不一定好开采。

如果使用采矿仿微生物,直接撒在小行星上,就等着这些仿微生物一边采矿一边自我复制,增长速度属于指数级。

然后将所有的仿微生物收回来,再将仿微生物进行分类,就等于将矿产资源分类开采回来了,后面只需要进一步提炼,就可以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我们已经完成了部分采矿用途的仿微生物生产工作,对常见的铁、铜、金、银、铝等常规金属具备开采能力,对高质量元素富集的仿微生物还没有完成研发。”

叶子书听后很高兴,元素周期表实在是有点长,有些元素其实并不需要开采,目前对常规金属的需求量最大,稀有金属如果不够,可以让麒麟能源工业集团生产。

“既然这样,你们就立即将这些采矿用仿微生物带上,这样开采的效率比机械开采高得多,且危险性还更低。”叶子书笑着说道。

“要不要在地球使用这种方式开采地下矿产?”郭东梅问道。

“还是算了,目前还无法准确预估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而且地面的资源还能满足要求,将来也不用在对地球资源索取。”

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