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扩大版海洋之星和空中之城获得适航证!(4 / 6)

的物,就算将来不赚钱,也能每年过去游玩几个月,不管是避暑也好,还是过冬也罢,都是不错的选择。

叶子书严重低估了他旗下优质资产的投资价值,一直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完全没有体会到外部资本对购买他旗下资产的迫切之心。

更何况是海洋之星,房地产全球都有,但海洋之星只有一个,哪怕再大的海洋之星,在全球也是稀缺资源。

这只是一年的预售成果,剩下的30亿平方米可销售房屋面积,必然会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销售一空。

寰宇集团敢建造这么大的项目,万城基业敢承接这么大的项目,在做之前,就已经进行了数据分析,成功率非常高才会这么干。

主要还是国内民众的购买力支撑起这个项目,如果没有这十几亿中产阶级,没有这几亿个富裕的家庭托底,他们也绝不敢这么干。

这也是当前制度的胜利,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制度分配利益,不可能造就如此庞大的可消费群体,也不可能成就如此庞大的项目。

未来可能还有很多远超过海洋之星的项目,但是可以肯定,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攀升,这些项目依然有成功的可能,将神话一直延续下去。

海洋之星项目还消化了这么多的资源,将原本只能堆在角落压灰的资源成功运作了起来,必将带来不菲的实际收益,而资源将来依然可以回收。

如此庞大的资源,哪怕全是粗钢,按照每吨2000元计算,也需要花费1.4万万亿元,如此庞大的价值,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接得住,哪怕是国家也不行。

所以才说这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资源价值开发项目,将原本要么卖不出去,要么只能当土卖出去的资源,变成可持续性收入。

海洋之星是一座集农业、工业、商业于一体的项目,将来商业必然高度发达,成为全球旅游胜地,也会成为全球消费中心之一。

如果运作得好,年创造的收益高达100万亿元绝对不是奢望,不说海洋之星使用上千年,哪怕按照99年计算,创造的总收入也高达1万万亿元。

如果按照1000年计算,总收入更是高达10万万亿元,只要不是紧急需求,海洋之星的资源是绝对不会收回。

至少在可以预期的1000年里面,太阳系基本上是稳定的,不太可能出现巨大的灾难,那么海洋之星也能一直运行下去。

不过海洋之星目前只能建造一座,再多就要烂大街了,接下来如何继续运作从太空挖过来的资源,成了他旗下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大概率还是会继续增加太空船坞的数量,增加星际舰队的建造数量,或者建造更大的星舰,将这些资源变成可用资产。

如果还消耗不完,那就建造天渊之城,一座消耗不完,那就多建造几座,然后开始往外扩张,探索新的可居住地。

2007年10月,经过将近两年的试航测试,寰宇集团的新客机终于拿到了适航证,比预期的时间要长不少。

原因就是新客机采用了全新的技术,因此以前的数据不能作为参考依据,必须要重新积累足够多的数据以支持这些新客机是安全的。

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试航,这还是因为新客机是叶子书设计的,从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在安全性方面做到位了。

不然换做寰宇集团自己设计,想要拿到适航证不知道还需要多久,而且新客机采用全新技术体系,评估标准也是以前有很大的区别。

我国以前在客机评估方面,主要是参考老牌航空局的参考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自己的适航标准,有据可循。

现在新的技术体系下生产出来的客机,就没有现成的参考标准,只能由我们自己制定新的标准,在这方面同样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适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