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那小姑娘也不会喜欢吧!”
赵昆心中呢喃了一句,下意识回头看向迎亲用的墨车。
这墨车没有任何纹饰,看上去造型古朴,但也只是表面。
考虑到太子妃要坐着马车离开通武侯府,去东宫的时候,途中可能有点冷,范喜良特意让人准备了许多棉絮,把漏风的地方,都封上了。
还在里面铺上了赵昆独有的各种布娃娃,这样既能起到保暖作用,又能免受颠簸之苦。
不过,从表面上看,这墨车普通至极,行驶在黑夜中很难让人注意。
但这也没办法,公元前的婚礼习俗就是这样的。
无论什么阶层,什么家庭,都是需要先苦后甜,所以墨车的普通,代表的就是苦,以后的日子就是甜。
对于这种习俗,赵昆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就是逆来顺受。
从东宫出来,咸阳街道上站满了,迎亲队伍开始整齐划一。
赵昆有些不解的看了一圈,疑惑的问:“百姓们起这么早干嘛?该不会都是来看热闹的吧?”
“公子,您可是大秦的太子,您去迎亲,百姓们也跟咱们一样,早早就等候了!”
策马走在赵昆旁边的马梁笑着说道:“从您准备迎亲,到今日迎亲,整个咸阳城都在宵禁,而今夜,宵禁开始解除,所以大家第一时间便知道太子要迎亲了!”
旁边的彭越也点头道;“我们回来本想逛逛夜市的,都没有机会,说太子大婚之前,都实行宵禁,恐怕就是等今天!”
听到这话,赵昆下意识看了眼前方的扶苏,心中一阵感动,原来大哥这么疼自己。
不过,在阴阳家突然出现咸阳城,这样的举措,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阴阳家图谋不轨,谁知道他们会搞什么,这时候施行宵禁,防止大婚当日出现祸端,也理所应当。
想到这里,赵昆朝姜潮问:“我们的人都在里面吗?”
“能调动的人,都在里面,不会出现问题。”姜潮点头。
“那好,有情况第一时间告诉我。”
坐着,赵昆便停止了交谈,开始加速前往通武侯府。
不管在哪个时代,办喜事的迎亲队伍总是很显眼的。
咸阳城的百姓知道迎亲习俗,所以不会像赵昆想的那样,把迎亲队伍当成抢压寨夫人的山贼。
这时候,街上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但看到迎亲队伍,还是自觉的站到街道两侧看热闹,有点夹道欢迎的意思。
当迎亲队伍走过咸阳城街道,来到城南的时候,通武侯府也挂起了灯笼。
赵昆还记得,这些灯笼是过中秋的时候,王离带回去的。
在红艳艳的火光中,王离站在门前迎侯,附近还站着不少身穿锦袍的年轻人,想来应该是王家年轻一辈的后生。
中郎将见状,立刻翻身下马,赵昆和扶苏等人则紧随其后,来到通武侯府门前。
这时,通武侯府的大门已经缓缓打开。
王离行了个礼,然后抬手道了句:“请。”
虽然这个礼是朝中郎将行的,但赵昆和扶苏等人还是回了个礼。
在王离带领下,迎亲队伍被那些年轻后生们簇拥着,走进了通武侯府。
让赵昆感到吃惊的是,侯府里的人比迎亲队伍还要多。
看上去都是些达官显贵,既有身穿锦袍的朝中文武,也有雍容端庄的贵妇人。
他们站在院子里,对迎面走来的赵昆恭敬行礼,报以微笑。
赵昆不敢大意,也对这些人回了个礼。
他知道,能站在这里的人,不是朝中文武的家卷,就是王氏家族的成员。
说起来也算王雅的娘人家,给这些人行礼,自是理所当然。
就这样,迎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