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未来才是星辰大海(2 / 4)

滚一边去吧!

于是,广南城还没建成,朝堂投入到这个巨大工程之中的银子,居然就已经收回来了小半儿。

政都咸阳,则为大秦政治中心。

赵昆这条命令下达,同时进行的,还有工厂的迁移计划。

这几年,关中修建诸多工厂,虽然让此地成为大秦经济发展的心脏,为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输送血液。

但是时间长了,弊端也逐渐显现。

首先,凸显最严重的,就是环境问题。

因为当初没有统一规划,工厂想开哪儿就开哪儿。

以至于,渭水旁边开了好几家造纸厂、布料厂甚至是囤煤厂这些高污染的工厂。

这几年,关中土地肥力已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年减弱。

科学院数次上书,请求将不合理的工厂迁移,但一直都被赵昆压着。

主要是,这些工厂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不错的联动体系。

贸然拆分,影响极大。

要搬迁,最好的处置方案,便是整体搬迁。

但之前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广南城的建设,就是一个最好的契机。

工厂迁移计划用两年的时间陆续完成。

到那时,咸阳将成为一个职能纯粹的国都。

赵昆正式登基,他酝酿的很多新的举措,全都一一实施。

初开之前说的那些不谈之外,还有一些小的举动,已经不在百姓的关注范围之内了。

比如说,朝堂放开了对报纸的管控,允许私人办报。

这件事情,也就是商户们才会关注。

朝堂主管的报纸,更名为国事时报,日后便专注于刊载与国家要事有关的信息。

这份报刊自从创立,如今已经走过了六年的风风雨雨。

从开始的时候,只是在关中一地发售,到目前为止已经铺陈到了大秦全部领土。

甚至,西域诸国之中,也有发售,只是信息相对滞后一些。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报纸是他们了解国家大事的主要渠道。

但是,那些商户们,看重的却是报纸那庞大的影响力。

之前赵昆为了扶持商户,开启了大秦商行的广告时代。

商人们对叫卖这个词的理解,如今已经突破天际。

甚至,如今大秦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装怪卖丑,博人眼球,依靠黑红来推广的商品。

这方面,商人们是丝毫没有底限的。

以前,宣传渠道就那么一家。

为了博得眼球,大家自然是怎么夸张怎么来,为了赚钱丢脸,不算丢人。

现在,朝堂开放了私营报纸的经营权限。

几乎是第二天,到市场监管局申请建报的商行,就有数百家。

这些商行,有一家算一家,都是通商全国乃至海外的超大商户。

他们申请的主营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最多的是跟自己经营的行业有关。

比如说,卖陶瓷马桶的巴氏,申请创立的报刊,名字简单直白,就叫《桶报》。

这份报纸上会刊登什么内容,猜都能猜得到。

之所以申请建报的都是注册商行,是因为这些人心里极有数。

他们都宣称自己的报纸免费发送,不会收费。

其实更加类似于传单一样的东西。

报表交到赵昆那里之后,赵昆正在和陈平一起。

看到赵昆看完报表,哂然一笑,陈平不由得好奇。

“陛下可是对此事有看法?”陈平问道。

赵昆摆了摆手,笑道:“这些商户,虽然十分精明,却也只是将报纸当做工具。朕将这般利器交给他们,他们却让神器蒙尘,难道不可笑吗?”

陈平摇了摇头,表示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