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我们需要什么?(1 / 2)

晋末多少事 然籇 2244 字 2022-05-20

有东南世家们坚决的拖后腿,桓温的北伐更多的是向天下、向这些政敌们宣告:我很厉害,你们不要没事打我的主意,最好是各过各的,各自安好。

我听调不听宣,当我的地头蛇,你们把持着大义,当你们的朝廷脊梁就好了。

这,自然不是王猛想要的。

同样也不是杜英想要的。

因此王猛虽然可能暂时还缺少一个明确的大局观,但是心中对东南局势多少也有所判断,所以才会问杜英,桓温又能给我们什么。

他连自己现在的位置都需要尽全力去保全,又能够给我们多少我们自己需要的?

杜英笑了笑:“那要看我们需要什么。”

“此话怎讲?”王猛倒是来了兴趣。

“乱世之中,仁义道德,都比不过这个,”杜英解下来自己的佩剑比划了两下,“因此我们向桓征西要的,就是这个。”

“从凉州那里要来名分,然后再从桓征西这里要来兵马,师弟未免异想天开啊。”王猛不由得哈哈大笑。

凉州给个名分是很有可能的,反正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凉州那边不可能不动心,但是桓温为什么会给兵马,这可就不会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了。

“只要他给一些衣甲器械就好,兵马不需要。”杜英显然早就料到王猛会有如此一问,径直说道。

王猛怔了一下:“此话怎讲?”

“兵马,我们自己招募,”杜英说道,“这是之前就已经说过的。”

“去哪里?”

“少陵塬!”杜英看向王猛,“那里是杜氏故宅所在,难道师兄真的以为杜氏当初迁徙凉州,真的什么都不留么?”

王猛一时忍不住大笑,伸手拍了拍杜英的肩膀:“好啊,没有想到你们杜氏竟然还留有后手。”

杜氏好歹也是关中本来就数得上好的大族,尤其是还出了杜预这么一号人物,是晋代皇亲国戚之中的佼佼者,因此杜氏的地位在晋代本来就不低,家中田产财富自然不计其数。要知道晋代本来就是一个中上层世家疯狂收敛民脂民膏的时代。

因此当时杜耽一看大事不好,举家跑路,也不可能直接就把全部家当都带上。

杜英解释道:“杜氏之杜,源自于杜伯,杜伯封国,便是后来的宣帝(刘询)杜陵所在地,杜陵因在杜国之地而名杜陵。杜陵邑乃是当时长安城外第一大镇邑,王侯将相,来往不绝,而京兆杜氏,本来就定居于杜陵,自然也因杜陵而起。人尽皆知杜陵乃是京兆杜氏之根本所在,周围田产尽是杜氏所有,熟不知杜氏之家产远胜于此,家中潜心经营的,除了杜陵这一带之外,还有少陵。”

少陵,便是宣帝皇后许氏(许平君)之墓,因为其规模略小于宣帝的杜陵,因此称之为少陵,去杜陵七八里。宣帝年幼时坎坷波折,幸得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选中拥立,成为皇帝,却不忘糟糠,坚持立罪人之女、原配夫人许平君为后,许平君死后方才再立霍成君,霍家谋反之后,霍成君自杀,再立王氏。

因为许平君死时受到霍家阻挠,因此未能入宣帝陪葬陵园,而独自有一座少陵,反倒是最后一任皇后王氏,得以入葬杜陵,即杜陵之中的王皇后陵,又称卭成太后陵。

不过杜陵和少陵到底是相守相望的两块地方,因此杜氏能够拥有杜陵,再拥有少陵的土地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世人皆知杜陵是杜氏的腹心所在,当时各大世家收敛钱财、分割土地的动作太快、吃相太难看,导致很多世家自己都算不清楚自己到底吞并了多少土地,更不要说外人了,因此杜耽带着杜氏离去之后,人们只道是杜氏已经倾巢而去,自然不会再想着于七八里外尚且还有遗存。

“曾祖伐吴以成泼天之功前,曾经于豫东主持抗洪赈灾,师兄也应该了解过。”杜英接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