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宣传策略”
于德才瞬间明白了李学武的意思,拿着笔记本将李学武的意思记录了下来。
李学武皱着眉头看了一眼桌上的报纸,关于其他的事情他不关心,他只看具体的事。
事情就是上面就着金陵学校的这件事,要加大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力度。
如果这件事形成了讨论,形成了当前活动的主要发展方向,那么接下来轧钢厂也会出现金陵的状况。
要真是开展“改变的办法,那轧钢厂非乱了不可。
李学武知道,工业环境是要比文化环境好了太多太多了,只看现在学校和文艺那边都成啥样了,可各大工厂还是井然有序的。
这跟工人老大哥有关系,也跟工厂有着完备的保卫秩序有关。
但这种情况反过来看也是保卫部门的压力啊。
李学武透过这件事看出了上面的复杂情况,总工作组是要控制局面,而另一方借着形势想要突破这种局面。
突破局面的方向就是打破这种局限,将一团火打散成满天星,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状况。
舆论的方向变化也代表了需要领悟的精神变化,李学武以前不会强调于德才加强宣传力度,但现在不成,因为你不表现出来积极的一面,人家就会以为你消极。
这种事情他们不看中间的,也没有中间的地带一说,非黑即白。
“突击队的事还得进一步来操作”
李学武想了一下,对着于德才交代道:“选出一个队长,三个副队长,分别负责组织活动、宣传以及思想建设工作”。
“这四个人单独调出来,再选三到四个突击队干事,组成青年学习突击队,单独给他们搞一个办公室,让他们专门搞这项工作”
李学武一边思考着,一边交代道:“放一个人进去,给我盯住了,我让他们进就得进,让他们退就得退,一定要控制住了”。
“是”
于德才将李学武刚才的这个交代也记了下来,同时询问道:“是放在哪个部门下面啊?”
“不,单独列出来,不能放在哪个部门”
李学武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抬了抬,看着于德才眯了眯眼睛道:“是保卫处支持和鼓励他们这么做的,是愿意看到他们勇于探索青年大学习的先进道路,但不是保卫处安排他们这么做的”。
于德才听见这话心里一寒,知道处里这些思想特别活跃的年轻人要完了。
“你负责与这个突击队队长对接,同时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
李学武看了看外面的宣传形式,摆了摆手,道:“比如印刷宣传页,搞一搞彩旗啥的,也是一个先进的组织嘛,得有点样子”。
“明白了”
于德才手里的钢笔不断,写着李学武的交代,也写了他关于这个工作的理解。
见李学武没了别的事,点点头,示意了门外便出去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李学武这边挠了挠下巴,想起刚才于德才说的互助帮扶贸易,这一定是李怀德给三地贸易搞的噱头了。
这种贸易的本质是工人福利的获取,利用政策上的支持,与相关的厂家互通有无。
但在李学武这边将其进行了变种,也就是说,交换的商品不再局限于工人需要的,而是扩展到可以换到其他厂工人需要的东西。
地点也是不再局限于京城,互换商品的工厂也不再局限于京城周边的工厂。
这样一来就显得有点越界了,所以胆子比较小的李怀德给这次的贸易来了个帽子。
这帽子就跟先前的支援边疆建设救灾专列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个名头,成了互助帮扶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