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器之见李学武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继续工作,便知道李学武的态度了。
三言两语讲了领导正在开会,有什么事可以代为转达。
因为明确了对方的身份关系,也看见了李学武的态度,沙器之的话里都没有请领导给对方回电话的意思。
对方听见这边这么说,便也就说了李副处长昨天安排的事情已经办妥,请代为回复领导一声。
沙器之客气着应了,随后便将电话撂了。
“处长,红星小学的校长,汇报关于昨天您交代他的事情已经办妥”
“嗯”
李学武只是应了一声,便再没了话,沙器之也就继续去忙了。
这件事是私事,没什么好在电话里讲的,更没必要跟小学校长客气什么的。
如果是亲近的关系,小学校长不会往他办公室打电话了,或是打去家里,或是来办公室汇报。
没打去家里就说明关系不亲近,没来办公室汇报就说明关系不够,对方的级别太低。
小学校长一般都是什么级别?
正科或者副科,要是再加上服务单位,再加上分支机构,这样的级别在轧钢厂就有些不够看了。
李学武没打算让对方拿自己多少人情,更没想着拿对方多少人情,能给他从办公室里打电话就算够给面子的了。
要是依着别人,都有让秘书打电话的,那更没面子。
至于李学武为啥能影响到红星小学,为啥能一个电话就让小学校长做出行动,这还得从红星小学的办学性质说起。
现在的红星轧钢厂原基础叫京城轧钢厂三厂,人数还没有这么多,但依靠京城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人基础,工人的孩子们也有了上学的需要。
所以在五一年左右,依托当年的扫盲班和识字班为基础,轧钢厂成立了自己的工厂小学,用于基础教育。
在这期间,轧钢厂三厂小学既承担适龄儿童基础教学任务,也承担轧钢厂工人扫盲和学习的任务。
在五五年底,轧钢厂三厂实现了百分之七十多的识字率,工人文化水平高了,这工人的等级也就有了提升,出现了好多五级工。
当年一大爷和二大爷也是趁着这阵风一步步成长为了轧钢厂的高级工。
而在五六年一月的时候,应教育相关部门的要求,所有厂办小学都要转交给地方,轧钢厂三厂小学自然也是响应政策,移交给了东城。
轧钢厂三厂的子弟还是能去上学,只是学校的管理权和所属权不在轧钢厂了。
同样的,教师的人事关系也一并移交给了东城的教育管理部门。
而当时间到了五七年七月的时候,上面的政策又变了,这些工厂小学要重新移交回各自的工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时间过了一年多,学校里从校长到老师,再到学生,这人事和人员的结构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轧钢厂三厂按照指示重新接收学校,接收相关的人事关系,但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
工厂可以接收原本跟随小学调走的人事关系,但后来调入和调整的其他人事关系没办法调动,这是属于东城自己的教育系统的人。
这里有许多说法,一方面可能是教师资源的紧张,东城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这些教师本身也不愿意将东城的人事关系转成工厂的人事关系。
这个时候有一句话,生是厂里的人,死是厂里的鬼,说的就是工厂里的人事关系比较封闭,撑死了就在这个圈子里调动和活动,没什么大的空间。
这是政策和历史问题,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当时的轧钢厂三厂领导不愿意小学教师队伍被调整,造成学校的教育资源损失,便同东城协商共同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