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民族的,才是特色的(8 / 9)

李红娜被他吓了一跳,也不着急上厕所了,嘴里汇报道:“没想到精装版的红皮书这么受欢迎,外商都说要收藏呢”

“还有!咱们的单兵水壶、便携载具、工兵铲、钥匙扣等小轻工业商品卖得也很好,西欧的客商很喜欢”。

“好”

李学武笑了笑,点头问道:“都有留下联系方式吧?”

“谈判组那边不会失误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李红娜笑着说道:“只要客商愿意,咱们都会留下联系方式的”。

看她耳朵有些红,李学武看了一眼卫生间的方向,笑着示意了后台准备区,说去看账本。

李红娜抿着嘴小跑去了卫生间,心里埋怨自己就多嘴!

漏了……

……

知道后世小商品之都义乌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

地摊经济?

产业布局?

市场包容?

资源整合?

全球化进程?

甚至是组织推动?

不,这都不是主要原因,它能发展成为小商品之都是因为沿海的地域风气。

周围各大城市都奔着新型经济去发展,它反而走上了精致化、细致化的道路。

可以说他是被迫的,但也要说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你说它是沿海城市?

不,它并不算,可它又紧挨着沿海,享受着跑船经济。

你说它是幸运儿?

不,它是生活在哥兄弟都很强的大家庭身份。

正因为这种说强不强,说弱不弱的尴尬境地,才让它走了这条路。

同比拥有这种机遇的还有冀省白沟、辽省西柳、鲁省临沂……

为啥义乌搞的这么有名气,反而是先前那些老大哥却都落寞了?

因为地域风气。

虽然华北和东北都临海,但接收到的海风带着棒味和馹味,本身就有股子小家子气。

反而是浙省更加的包容和看得远,懂得随行就市的道理。

那钢城为啥就不能形成一个小商品工业基地呢?

论工业基础,这里有着全国最丰富的轻重工业基础。

论市场经济,东北可是有着全国最富裕的城市购买力。

论人才市场,这里说是工业之都,是全国基地也不为过。

限制条件还是地域风气。

这里的人习惯于大这个字了,机器要最大的,产值要最高的,厂区要建大的,什么都是大的。

就连这里的人都是长得人高马大的,后世你看买大型越野车的,还是东北的多。

东北爷们走出来,没经历过社会毒打,或者早就麻醉了这种毒打的都是张口闭口挣大钱,小钱儿看不上。

什么叫地域风气,这就是!

看得明白的东北人都往外面跑,饭店、澡堂子、司机,甚至是……

还什么大不大的,只要能赚钱就行,能活着养家就行。

吃得亏多了,再回头看小商品经济,他们服不服?

关里人都精,这句老话常年说,常年在嘴边上挂着,可就不往心里去。

直到都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李学武就是要在钢城,这块类似于义乌的地块做一番小商品经济。

相比于当地企业的思维僵化,他对小商品经济的掌控力度更有“先见之明”。

走义乌的路,让义乌无路可走嘛~

哪怕是因为地域风气限制,走不过历史的惯性,李学武也要成就一番东北的事业。

大不了提起几年开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