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底部窑变斑保持得完好,就成为国内极度珍贵的标本孤品,等闲人还见不着。
油滴相比曜变,是指在黑色底釉上由无数均匀散布的金黄色或者银灰色金属光泽小斑,如沸腾油滴一般。因而得名。
不过所形成油滴斑点外廓层次比曜变斑少了一层,结晶釉星光的变化区域,也比曜变斑区域要狭窄得多。
即便如此,也是极度难得的珍品,存世的宋代油滴完整器同样极为少见。
岛国将重要文物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的叫国宝,第二个叫重要文化财,或者叫重要文化遗产,第三种叫重要美术品。
全世界的油滴盏也不过三十件,其中岛国着名的有三件,唯一的一件被定为“国宝”的油滴盏,现在就在周至的手上。
这件珍品完全不用周至做什么鉴定,现在也压根不属于安宅英一,而是大阪市的财富,但是就凭安宅在美术馆中的面子,周至拿着他的VIP卡,想要上手看看馆里的珍品,馆内工作人员不但同意,还非常热情地将藏品送到鉴定室,让他看个通透。
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大阪市立东洋瓷器美术馆里,光油滴盏就有三件给他观摩,其中一件国宝,两件重要文化财。
!
油滴盏其实是岛国的叫法,国内管这个花色的建盏叫“鹧鸪斑”。
而周至到现在才发现,建盏的难仿还不仅仅在釉色上,连胎骨也极具特色,几乎无法仿造。
“开眼了,当真是开眼了……”已经是深夜了,周至却依旧不知疲倦的待在条件极好的鉴定室里,就着灯光和放大镜,翻看着手里的宝贝。
宋代建盏的胎骨太特殊了,浓厚的釉料好像一件小薄袄子一样包裹在杯子的胎足以上,甚至在胎足上方形成类似岩浆一样的堆积,却将底部的胎骨完全暴露在外。
胎骨显得很粗糙,由岁月形成的爆浆,让其变得如同一件爆浆铁器一般,这是周至见过最像铁器的胎骨。
钧窑的胎骨其实也是铁色,但是相比手里这只杯子,明显偏干,不如建盏包浆之后具备的那种“莹润”感。
同样的,定窑其实也常常在底部施加一种紫褐色的“保护釉”,然而相比建盏胎骨,却是“油而不润”,“浮而不沉”,没法具备建盏的效果。
这就是传世品的巨大魅力,从宋代传入岛国,在一代代人手里鉴赏,摩挲,保养,一直流传到千年后的今天,这样的物件儿,如铁器一般的胎底,在周至的眼里,其美丽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其如油滴般斑斓的釉面。
千年万人双手的加持,造就这无从仿造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