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会计
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盐税集体贪墨案,一经宣布,迅速震动了整个庙堂,规模之大,赃款之巨,甚至远超洪武朝的郭桓案。
盐使司衙门有品级的官吏不超过百人,而这次盐税集体贪墨案,涉及到的官吏就多达三十余人,而且其中有近十人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中高层,更有施幼敏这样的主官。
此案被联合侦破后,由于牵扯众多盐使司的官吏和地方官员,最后不得不请示南京,交由皇帝陛下决定如何处置。
事实上,这件事情在朱棣,是无法容忍的,甚至是零容忍基础上的零容忍,简称双倍零容忍。
“朕原以为,施幼敏是清直名臣,德行端方,不想却有如此恶迹,真乃国朝之败类也!”
奉天殿里,朱棣说着,将那汇报罪证的奏折丢给了众臣转阅。
其中一些人看完,心里顿时感觉五味杂陈,其中不乏听过施幼敏过去政绩的,因此得知消息之后才会更加震惊,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大抵如此了。
琢磨了半晌,各种处置方案在脑海里过了一圈,朱棣选择了比较仁慈的一种。
“都拉到南京来凌迟吧,家属流放三千里,诛九族就算了。”
朱棣在心里这么想着,但是并没有马上说出来。
诛九族是政治手段,目的是为了威慑不服的人,继而巩固统治,但这种贪墨案,追回赃款,重点处理个人就可以了。
但是这种系统性问题,解决的难点其实从来都不在于对个人怎么处理,个人有什么难处理的?砍头、凌迟、腰斩、五马分尸.花样多的很。
真正的难点是怎么铲除或遏制其产生的土壤,也就是变革盐务制度。
“炽儿怎么看?”
朱棣的目光看向了朱高炽,这一年多的时间来,在维持帝国的行政系统运转方面,朱高炽表现的非常不错,不仅领导着人数最少时只有四个人的内阁繁重的信息分类、筛选、汇总、处理等工作,而且也逐渐帮助朱棣实现了北平系文官系统对原本洪武建文遗留文官系统的部分换血这一工作的意义非常重要,朱棣之所以现在还可以容忍朱高炽在庙堂中的势力扩张,就在于这点。
因为对于朱棣来说,虽然北平系的文官系统里的人,由于四年靖难的缘由,基本都受到了朱高炽的影响,是朱高炽的自己人,可再怎么说,这批人对于朱棣来说,亲近程度,也比从建文这里接手的这套文官系统要近的多得多。
毕竟,南京的这些文官,可是不久前还是给建文效命,要讨灭他这个“燕逆”呢。
当然了,做皇帝的,永远是放不下心的,虽然用掺沙子的办法,把文管系统安插了一部分相对亲近的北平系官员,但朱高炽的势力也随之扩张了,如果明年朱棣率燕军主力返回北方老巢,那么南边就得留朱高炽掌控南方,朱棣为此也提前做了些准备,防止朱高炽势力在未来急速膨胀以至于难以控制。
对于两淮盐税集体贪墨案的处理措施,朱高炽自然一早就跟三杨商议过,因此已经有了腹稿,这时候不慌不忙的说道。
“儿臣以为,无非就是两点。”
“其一,食盐专卖利益过于巨大,与其他衙门还有所区别,因此应该立下规矩,盐使司衙门的官员,不得任职超过若干年,定期轮转,以免时间久了,互相勾结导致势力盘根错节难以撼动。”
“其二,现在的盐使司制度缺乏监管,巡盐御史往往流于形式,而且很容易被收买,故此儿臣以为应该每年由户部派员进行查账,确保盐使司难以下手。”
朱高炽的回答中规中矩,都是老成谋国之见,并没有什么问题,朱棣又问了问六部尚书的意见,最后转向姜星火。
“国师有何高见?”
朱棣也就是随口一问,最近姜星火挺忙的,他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