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朝廷走上绝路战争协议(6 / 9)

完美的客户群体。

而这些洋人一开始只是尝鲜,后来就完全离不开了。

因为他们不愿意走路,平时只能坐轿和乘坐马车。

但是坐轿子太慢了,太闷了。

乘坐马车,太颠簸了,而且也太封闭。

这个黄包车速度不快不慢,而且稳当舒适,比起马车要方便快捷得多。

因为良好的设计,使得避震性能比同时代产品优秀太多了。

另外还有一种出其不意的效果。

那就是高高在上。

坐在黄包车上,俯瞰路边行色匆匆的路人,不免充满了优越感。

别人走路我坐车。

而且可以完全享受路人羡慕的目光。

所以,至少在九江,这十辆黄包车的生意好到爆。

不过这些样本还是不够精确,等到第二批黄包车出来后,投放到上海,才能看出真正的效果。

届时,才会产生一定的轰动效应。

当然所谓的轰动效应,并不是说黄包车出现在街头引起轰动。

而是第一批黄包车夫赚取了大量的钱,引起的轰动,使得人争先购买。

这不是一个商品,而是一个赚钱工具。

虽然时间很紧迫,但是苏曳还是会进行长时间的市场培养和铺垫。

就比如说香烟,市场培养都已经快一年了。

培养的结果就是从太平天国到清廷,二品以上官员,大多数人都成为了烟民。

不,是烟鬼。

而且这近一年时间,苏曳采取的策略都是只送不卖。

甚至未来高端的富山春居图香烟,都是采用限量配额制度。二品以下官员,没有资格购买。

就是培养高端性,稀缺性,奢侈性。

目前市场培育的效果,非常非常好。

风靡整个南方官场,制造了大量的市场饥渴。

而且九江这边,已经推出了极高端的春江花月夜系列。

高端的中华,中端的长江和黄河。

把整个市场教育得明明白白的,哪怕成本相差不多,但售价天差地别。

商品梯队,清清楚楚。

我抽的是香烟吗?我抽的是身份和地位。

…………………………

上海,三穗堂。

这里烟雾缭绕,大半的人都抽烟。

桂良、花沙那,甚至英国公使普鲁斯,都抽着最高端的富山春居图。

更见鬼的是,九江这边没有他们的配额,苏曳没有送。

是有些人为了巴结,专门从南方的二品高官那里高价购买来的,送给桂良和花沙那的。

自从桂良来谈判之后,一切都变得不顺利了。

一开始提出消灭苏曳长江舰队,清理九江产业被否定。

接下来,桂良提出修改天津条约,不想几国公使进京。

又被英国公使否掉。

然后,桂良提出不要进京换约,直接在上海定下条约。

这些提议再一次被英国公使普鲁斯否了。

桂良汇报朝廷,几日后皇帝收到奏报,顿时冷笑道:“看看,看看,朕的猜测没有错!”

“之前苏曳在谈的时候,势如破竹,一条接着一条谈成了。现在换桂良去谈,就是半条也没有谈成。”

“是桂良无能吗?是苏曳太能耐吗?”

“不是,是英国人和苏曳勾结在一起,这里面有天大的阴谋。”

“洋人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了,就是要让谈判不断地失败,好让朝廷换苏曳去谈,想要把这个政治声誉给他,让苏曳做成这个两江总督,造成我大清南北分裂。”

“做梦,纯粹是白日做梦!”

“下令桂良,不能继续下去了,接下来要表现得无比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