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要得(1 / 3)

议题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如何迎接载誉归来的奥运健儿。

在具体的安排上,柏善文并不独裁,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并商量,他甚至不一定去拍板,往往让学生们讨论出合适的答案以后,才叫过。

条幅、鲜花、大字、服饰、文章、活动等等细节一条条的讨论,花费的时间着实不少。

杨锐坐在后面,显的有些不够积极,准确的说,是一点都不积极,教室内热情的讨论,反而让他有些出神的回想过去与现在,现在与过去,过去与未来。

1984年的运动会,中国一共拿到了15个金牌。最有名的当属许海峰和李宁,前者代表了中国零的突破,后者开启了中国体操的辉煌。

最有余味的当属栾菊杰,她是84年的女子花剑冠军,又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代表加拿大参赛,话题感十足。

这一代奥运冠军是幸运的一代,载誉归来,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祝福以及官方隆重的礼遇,北京市全民动员,甚至准备把学生铺到马路上去,人民大会堂也整理了出来,用来给他们开庆功会。

对这一代的中国人来说,84年的奥运金牌,挣来的仿佛是中国的大国地位。

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也深化了这种概念,将每一名冠军都塑造成了英雄。

事实上,这是80年代的普遍情况,所谓时势造英雄,优秀的人物在变革的年代总是容易出头,而在平静的时代,优秀的人物依旧是优秀的人物,却难是英雄了。

后世的奥运会,中国夺金夺的手软,能被国人记住的,只有寥寥数名田径强者,因为中国的田径尚弱。

而在84年的当下,中国一个奥运金牌都没拿过,每一个金牌自然都难得。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放在科研领域。到30年后,随便中科院的一个研究所,或者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高校,每年发表的s顶级期刊都要两位数三位数,再有哪个人发表一篇cell,也就是院系内庆祝一下——厉害依旧是厉害的,想要人尽皆知就不容易了。

当然,30年后的科研精英们大部分还是留学回来的,料想再过30年,这些科研精英们带来回来的种子生根发芽,大约会有大批的本土精英,到了那个时候,诺贝尔奖大约也要不稀罕了。

杨锐倾斜了一些身体,让自己坐的更舒服一些,继续随性的放空大脑。

白玲被他侵占了一些空间,却是一点不开心的表情都没有,大学和小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大家对三八线的认识的区别了。

周围男生羡慕归羡慕,却没有一个敢上来干扰他们的,一则是开会的时候怕导员,二则不好意思与白玲说话。

大一的男生,自卑的比自信的多,许多人并没有改变中学和小学时的习惯,与男生说话自然而然,与女生说话的时候就变的紧张了。

白玲性格活泼,长相漂亮,衣着时髦,各方面的优秀,反而让普通男生怯懦,等闲都不敢上来说话。

两人坐在阶梯教室的后面,动作不算亲密,但距离总是较普通的男生女生来的近一些,柏善文不怎么擅长文学,却最善看这些年轻人,不过,他坐在前门讲桌的位置看的清清楚楚,却只当看不见。

直到学生们将迎接的安排商量好了,柏善文才咳嗽一声,道:“那我总结一下。咱们现在主要是五件事。第一,我们要安排人去迎接奥运健儿,这个由学生会来负责,咱们的几个专业,被安排到迎接工作的,一定要提前腾出时间来,不要到时候给我请假,头疼脑热请假一律不准,听明白了吗?”

两句话说过去,柏善文的严苛就露了出来。

杨锐不喜这样的辅导员,表情也毫不掩饰的露出了厌烦。参加这样的会议,才是真的浪费时间。

白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