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都在京城,偶尔飞过来一趟,自然要请人家吃京城特色的美食。至于日本大厨,那就是在京城的学者们也比较好奇的了。
大家笑着谦虚几句,立即叫嚷着让大厨出来了。
没有一个人有吃东来顺的意思。
蒋同化早就猜到这么个情况,笑着道:“那咱们就请山田大厨先来表演,人家不懂中国话,大家有什么话,就请叶子小姐翻译。”
叶子小姐是个身高肤白的中国女孩,微微弯腰鞠躬,道:“我今天给大家做翻译,另外,也负责给大家介绍寿司的工艺。”
一会儿,一位三十多岁的日本大厨走到了院子中间,站到了摆好的台案前,也是一个鞠躬,从旁边的冰柜里扯出一条鱼,就开始了切肉的动作。
“现在是做寿司前的准备工作。我们用的鱼是产自日本海的金枪鱼,今天刚刚空运过来的……”叶子小姐用软糯的声音介绍,非常的有感染力。
围着案头的学者,又去过日本的,就顺势聊起了中日美食之异同,气氛一下子就有了,至于医药推介?谁又真的在乎那个。
泰合今天的目标也不是卖药,如果是为了卖药的话,他们倒是会找一两个人,在日本人捏寿司的时间做点简单的介绍,但今天的目的实际上是推介梁策,那就用不着这样做了。
梁策笑眯眯的加入众人的聊天,他是个擅长说话的人,至少不令人生厌。
没多久,一份份的寿司端到了众人面前。
大家默默的吃了,不管习惯不习惯的,都点头说好吃。
日本大厨很开心的竖了一下大拇指,然后更加卖力的工作起来的。
稍微垫了点肚子的学者们,也就慢慢的聊开了。
吃的东西聊完,众人自然而然的说到了大家的共通点——学术。
梁策毫不犹豫的加入其中,希望顺便展现一番自己的学术能力。
毕竟,接下来的补选,看的也就是这个,总得有个过得去的模样。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三五不时的吃一块寿司,喝两口热茶,也是自在。
梁策在生物和医药方面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刚开始的时候,还很能跟得上节奏。
不过,随着话题渐渐向基因方面转向,梁策就有些缺少话题感了。
若是其他的学术讨论,大家或许会稍微给梁策些优待,但在场的老头子们就不一样了,大家吃梁策的喝梁策没问题,要改变话题配合梁策却不可能。
基因学是80年代生物学的显学,大家无论如何都是要了解的,只是程度不一,对在场的学者来说,他们主要讨论的是方向问题,而不是具体的实验,层次本身就高,更让去年以来就有些懒散的梁策跟不上节奏。
“老章之前做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片段分离很厉害哦,这个方向,你是走的最深的。”
“李政做的谷氨酸合成酶,老是和我抢版面,上个月发的那篇我还记得,是浑球红假单孢菌的谷氨酸合成酶,对吧。”
“今年的论文,最厉害的一篇是朱醇的,乙肝病毒dna重组质粒的改建……后面是啥来着?”韩立国故意装作忘记的样子。
朱醇和他的关系很好,无奈道:“《乙肝病毒dna重组质粒的改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对对对,就这个,老朱光是今年发表的论文,影响因子就要奔大几十去了。”韩立国给朱醇好好捧了个哏。
朱醇道:“这篇我写了两年了。”
“仍然是国际一流的水平。”韩立国吃了一大口寿司,接着就说起了重组质粒。
梁策干瞪眼,一句话都插不上。
这种水平的研究,做过的很容易就能接上,没做过的就太难了,太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