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8章 拔电话(1 / 3)

“教授。”黄茂轻轻敲门,进入到杨锐的办公室里。

“哦,黄茂啊,有事?”杨锐揉着太阳穴,还沉浸在持续的电话沟通的疲倦中。

更换一款新药的测试项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许多新药在开始销售以后,都会尝试着增加新的适应症,但是,一款新药还没有通过临床实验,就想换适应症,那等于是宣告失败。

FDA对待失败重审的新药,只会更苛刻。

更多的时候,是不予通过的。

历史上,辉瑞为了更换西地那非的适应症,也是很费了一番功夫,消耗了大半年的时间,以及说不清的代价,才让FDA松口。

比起美国规模第一的医药公司辉瑞,与华锐合作的绿石角只是个小家伙,它的规模连辉瑞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政府关系更是弱如狗,长期合作的说客公司,能够影响的国会议员不到三十人,更缺乏铁杆支持者,公关经费和行业势力都不出众。

杨锐只能采取侧面手段来影响FDA。

为此,杨锐发表了一篇《science》。

的确,世界三大刊的《科学》是很难发表,任何时期任何一个国家的学者,要想发表一篇文章到《科学》,如果不是靠运气的话,就只能憋大招。

一名学者假设从40岁开始做实验攒数据憋大招,攒到50岁,攒到的数据也就是有资格投稿《科学》罢了,能不能发表还是两码事。

《科学》可是针对全领域的,但凡是科学领域的东西,从传统的物理化学,流行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生僻的古生物发掘和埃及文字研究,都有资格,是CNS里面涉及面最广的,可以说,除了文科僧涉及的纯文科项目不要,任何人都有发表《科学》的希望。

而每年的投稿数,从论文的角度来看,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有幸成功刊登的,每年亦不过百篇罢了,其几率,实在是太低太低了,以至于大部分学者都将之看成是交好运。

也就杨锐,才能想按住《science》的G点就按住。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头衔只是一方面——但是也不得不说,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年轻的活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它的文章从落入编辑手中的那一瞬间开始,就必然得到极度的重视。

西地那非的特殊性,尤其是一氧化氮相关的课题的流行性,带来了更多的认可。

假如没有额外的变化的话,到92年的时候,一氧化氮会被《科学》评为年度分子。

最近几年,一氧化氮的课题太火了。

任何相关的研究,在任何期刊社都会被高看一眼。

更不要说是诺奖获得者带来的一氧化氮类化合物了。

西地那非之所以能让海绵体硬起,靠的就是它刺激肌体,释放一氧化氮。

从这个角度来说,吃伟哥是为了让自己充气。

《science》想刊载的,就是充气过程来着。

辉瑞在商业领域或许是很牛,但要让《科学》唯命是从,他们还做不到,也没有必要。

西地那非此前只是一款商业公司筛选出来的有用的化合物而已,卖出1.8亿美元固然多,但在科学界的眼里,或许还没有“被杨锐看中”的分量重。

负责对西地那非做临床实验的化学家也不过是世界四流的科学家——一流的拿诺奖,二流的等诺奖,三流在名校讲座,四流做终身教授——四流科学家大众眼里固然也是世界级的,《科学》却从来不是大众眼光的。

然而,当世界第一阶的科学家杨锐同志,将西地那非整个解析一遍,以一氧化氮学说的观点来进行全新的描述的时候,《科学》也不得不让路。

像是杨锐这样的超犇,他就是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