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门,并陈兵于城中以备万一,令负辎重者由左,妇女老弱者由右,依次进城,毋相践踏。命兵士跑马传餐送食,难民得以全部进城,无一受害。不久寇至,阮鹗率诸生壮士出城迎击,斩杀甚众,贼溃逃走。朝廷嘉其功,升迁浙江巡抚兼理福建,自此名声大噪,不惧胡宗宪。
事实上,他对靠着陷害张经、阿谀赵文华上位的胡宗宪颇为不齿,而且前年赵贞吉查办赵、胡二人事,将胡宗宪侵夺军资的劣迹写信告诉过他。
所以阮鹗对胡宗宪更加鄙夷,但他也算是深明大义的,知道抗倭事关大局,倒从不至于把情绪带到差事中。两人一管军需、一管指挥,除了重要的军事会议,有事都是文移往来,倒也相安无事。
但今阮鹗忍不住了,他低头看看桌上一张皱皱巴巴、浸着血迹的纸片,只见上面歪歪扭扭的写道:“部堂大人:徐酋率上万倭寇攻打甚急,吾等伤亡惨重,苦苦支撑、危在旦夕。务请援军于三曰内赶到,稍有迟缓,宗礼死哉!三里桥危矣!末将宗礼拜上!”
这几句话他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但每次看,都有羞愧到无地自容的感觉,平息一下翻腾的气血,他耐着姓子对胡宗宪道:“部堂大人,宗将军的河朔兵,本来是奉命赴闽的,只是道经咱们浙江。只不过徐海部攻势太猛,咱们左支右绌,才恳切邀留的。”说着深吸口气道:“人家宗将军可是二话没说,便听命率军出击了!”
胡宗宪默不作声的点点头。
“他们连战连捷,为我们连解乍浦、嘉兴、皂林之围,您左一个祝贺,右一个慰劳,说总将军是您的霹雳火、急先锋,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是您把他留下的。怎么现在他不慎落入重围,泣血求援时,您却装作不认识了呢?”说着冷哼一声道:“这也太、太忘恩负义、冷血无情了吧?”
胡宗宪眉头微微一蹙,缓缓睁开眼睛,长叹一声道:“本官三令五申,不可追过桐乡,这命令至少传达给宗将军三次,但他麻痹大意、轻敌冒进,被十倍倭寇包围,已经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阮鄂不悦的皱眉道:“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得万分努力!”说着提高嗓门道:“一旦三里桥失手,倭寇便可长驱直取桐乡,彼时崇德、杭州门户洞开,到时候可就顾此失彼了!”
边上的浙江总兵卢镗也忍不住插言道:“是否驰援三里桥,请大帅速速定夺,再犹豫不决,桐乡危矣!”
见自己的亲信大将都倾向于阮鹗,胡宗宪知道必须说清楚了:“声远此言差矣。徐海此人极其狡猾,且精于水战,宗将军便是没有把徐海的杂牌水军放在眼里,几次交战,徐海军都是一触即溃。”
“连续的胜利让宗将军冲昏了头脑,他以为徐海不过是浪得虚名的小角色,于是置我的严令于不顾,贸然出桐乡,至三里桥。被徐海集中精锐水军,出其不意地发动了反攻,一战将宗礼的主力消灭。”胡宗宪指着桌上另一张纸道:“这是当地送来的情报,河朔兵已经十去七八,仅剩下七八百人困守三里桥,徐海正当一鼓作气,取得完胜。现在却停了下来,其中的蹊跷不可不防。”说着缓缓道:“再看叶麻、辛五郎部,一左一右与徐海呈鼎足之势,虎视眈眈,窥测动向。分明是布下疑阵陷阱,专候我军救援三里桥,或突然分兵陷我崇德,攻我杭州;或三路合围,歼我大军……”
卢镗疑惑道:“那部堂的意思是?”
胡宗宪没有马上作答,而是举目望向南边桐乡方向,面上一片伤感之色,慢慢地一双鹰目竟通红一片,半晌才长叹一声,幽幽道:“眼下左亦难、右亦难,唯有以大局为重,壮士断腕,一面固守杭州,尔后传檄各路兵马,先力保省城不失,再图进剿,方为上策。”
经过嘉靖三十四、三十五两年的平静后,徐海今年的攻势,远超胡宗宪上下的预料,在他看来固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