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开模具这个过程,就相当于芯片产业里最贵的流片。
一个模具开出来,价格很少会低于十万的。
而且为了保证模具的耐久度,以及做出来产品的质量,所以对模具的精度会要求非常高。
因为后面的生产,很多工件,都是要根据模具的造型对比着冲压出来的。
如果你模具的误差大,那么出来的工件误差就会更大。
最后组装到一起的时候,不但会影响性能,甚至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也会非常粗糙,非常差。
所以这时开模就需要使用到非常高精度的机床了。
而这种机床,却恰恰就是马扎克和牧野这些家伙不愿意拿到国内来生产的。
甚至连卖都不愿意卖给咱们。
所以咱们江南一带的中小企业,如果说开模,甚至很多都要拿到日本去开模。
而一套模具开出来,那真的是少则十几万,多则都是要上百万的。
虽然也知道,日本人就靠这一招从咱们身上无限的薅羊毛。
但大家也没办法啊,谁让咱们自己没有那样高精度的机床呢?
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咱们自产的光阳机床,那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开模具再也不用去日本了,因为用光洋的机床就足够了。
要知道这机床,可是能生产出和宝马发动机一样,公差只有2μm的工件呢。
用来开日用品的模具,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继续阅读
而且这机床的小艾人工智能系统,那简直比日本发那科的系统好用多少倍。
连西门子的系统,在这套系统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风。
这机床不但生产效率高,精度还高,最关键是维护保养还便宜。
你说国内的厂商有什么理由不选他,而却选日本货?
等搞明白这些缘由之后,日本人沉默了。
甚至他们都很清楚,在不远的将来,等着他们的注定会是一场全线溃败。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要不要开放对兔国机床的限制,把真正的高精尖机床引入到兔国来。
这就在日本商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一派人认为,既然兔国的公司已经突破了技术桎梏,那这时候在谈什么技术封锁就已经没意义了。
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开放封锁,把机床拿到兔国去卖,价格便宜点,还能赚取大把的利润。
毕竟机床产业可是夕阳产业,不像以前那么能赚了。
可另一派却认为,兔国那边纯粹就是瞎忽悠,他们根本不可能这么容易就突破技术封锁的。
所以不能把最先进的机床拿去卖给他们,那样会造成激素泄露…
可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咱们的机床产业,却已经在国内迅速的攻城略地,抢占市场了…
原本咱们国产机床,因为口碑等等原因,在国内的接受度一直不高。
尤其是民企,毕竟对那些老板而言,钱可是他们好不容易挣来的。
大家都想买一台省时省心的机器,谁都不喜欢那种三天两头就坏,修还修不好的机器。
而且用时间长里,精度就不够,稳定性不行,生产出来的产品残次率暴增。
这绝对不是那些厂商接受得了的。
可是这次的光洋,却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机床不但生产效率高,最关键是稳定性还好。
而且人家质保周期长啊!
最关键的是,人家喊得口号可是,三年内他们的机床如果因为非人为因素出现故障,然后修不好。
他们可是会退款的。
虽然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