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打到什么时候,你我的儿子,还能活着回来吗?”
泉生郎颤巍巍的站起来,“还是求求河童大人吧,保佑他们平安归来。苦菜子,你也去求求河童大人,保佑你的父亲平安归来。”
几人来到村中供奉河童的小神社,磕头祈祷。
小神社中的“神子”,早就跑路了。神龛上的“御守”(平安符),也撒的到处都是。苦菜子拿了一个“御守”挂上,又继续拿,挂了一脖子的“御守”。
“哎呀,苦菜子!御守可不能多拿啊,河童大人会不高兴的。”松间郎赶紧阻止苦菜子继续拿平安符。
却说李洛来到村中最大的和屋,乃是一个武士留下来的庭院。那武士早去了关东打仗,他的妻子家人今天也逃走了。
这个庭院,当然留给了李洛来住。
李洛进了庭院,发现是一处典型的枯山水建筑。枯山水园林传自汉代,多用石头,苔藓,枯树等死静之物,摒弃绿树红花小桥流水,营造枯寂空灵之感。最早是寺庙使用,标榜僧人的苦修自律。
镰仓幕府鼓励武士参禅之后,武士们受到影响,也流行建造‘枯山水’建筑,表示要想僧人那样修炼武士之道。
李洛走上原木建造的庭廊,登堂入室,进入昏暗的和室,吩咐点亮油灯。
室内四壁之上,挂着几幅山水图,还有两幅书法,内容都是白乐天的诗。一首是《长恨歌》,一首是《琵琶行》。
白居易果然是对日国影响最大的诗人啊。李洛有些感概。
为何日人最喜欢白乐天的诗?因为白乐天的诗,风格忧郁伤感,又清新自然。而日人向来追求“物哀风雅”的悲情之美,又极其亲近自然,崇尚所谓的“幽玄”。
白居易的诗,完美的契合了日人的“幽玄”之思。
所以,无论是《源氏物语》,还是《枕草子》等文集,处处可见白诗的影子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白诗是日国诗歌之母。
主人的案机上,有《吕氏春秋》、《昭明文选》、《世说新语》等中原典籍。只有一本是日国的《竹取物语》。
此时的日国,和战国时代的日国,上层文化的差别很大。
战国时代的日国上层,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更像后世的日国。
可此时的日国上层,更像另一个唐宋。此时大行其道的是古诗,参禅,书法。而茶道和花道还未流行,武士道起步不久,歌舞伎更没有出现。日国上层,很多甚至只会汉语不会日语。
宋朝灭亡后,元朝占据中原,终于让日国刹住了学习中原的脚步。日人认为中原华夏已亡,而华夏文脉已在日国。
所以,即便明朝建立,日国也没有再像学习唐宋那样学习明朝。在他们看来,明朝属于被胡化的汉文明,没有多少东西值得他们学习了。
李洛翻了翻几本书,就吩咐生火,然后休息。
第二天大早,雪小了不少,李洛下令开拔往南边而去。
李洛离开村庄时,眼睛扫到松间郎的屋子窗口,感觉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在打量自己。
“来人!送他们两袋米。”
“诺!”
很快,两袋米就放在松间郎的门口。松间郎等人简直不敢置信,忍不住跪下磕头相送。
一直等到大军出了村子,苦菜子才从窗口上爬了下来。
李洛,在她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等到后来她嫁到中原,在长安见到出巡的天子,她才猛然想起来,原来天子就是当年的元寇大将啊。要是没有天子当年送的米,她估计饿死了吧。
…………
由于元寇到来的消息已经路人皆知,所以一路走来鬼影都没一个,日国百姓早就藏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