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688节 御前军议,三路北伐!(1 / 6)

葬元 武猎 5869 字 3个月前

洪武二年七月二十五,唐廷大内御前军议。

御前军议是制度化的唐廷最高军事会议,由天子亲自主持。

按照唐国制度,军令部门是军师府,军政部门是兵部。但参加御前军议的除了军师府太尉和兵部堂官之外,还有政事堂三相公。

今日的御前军议,有文天祥、陈淑桢、江钧三位军师府太尉,林必举、杨汉明、崔牧三位政事堂宰执,以及兵部尚书都烈、侍郎乌图。

加上李洛和崔秀宁,共十人。

“要想恢复中原,必须先恢复关中。要想恢复关中,必先恢复汉中。”这是李洛对军师府的几个太尉说过的话。

这句话,文天祥是格外赞成的。

为何要先恢复关中?

因为北方之地,唯有关中真正可守!

如果先渡江恢复江北河南,那么如何对付元军在江北的骑兵重兵集团?

北方元军和被消灭的南方元军,其实是两个概念。

南方元军以汉奸军为主,土司蛮兵为辅,蒙古色目骑兵最少。元廷在南方损失了七十万大军,看似元气大伤,可损失的主要是汉奸军,土司军,蒲甘仆从军,以及大理军和吐蕃军,辽东部族军。

而作为元军核心主力的蒙古色目骑兵,损失不过数万人。

可唐军的主要伤亡,就是这数万蒙古色目骑兵造成的。

但北方呢?还有好几十万蒙古色目骑兵。

尤其是元廷统一大蒙古国后,蒙古色目骑兵超过七十万,光在中国北方就有四十万精骑。

匈奴帝国和秃厥帝国,都曾拥有几十万骑兵,和强盛的汉唐鏖战百年。而蒙元显然比匈奴和秃厥更强大。

唐军如今已经有六万火器兵,九万骑兵,其中降唐的一万蒙古色目骑兵,还驻扎在瀛州,李洛还不放心让他们和元军作战。

本土不能一点骑兵不留吧?能用来北伐作战的骑兵,最多七万人。就这七万能用来北伐的骑兵,骑射还比不过元军骑兵。

六万火器兵,能用来北伐的,也不过五万人。

除此之外就是传统步兵和水师。水师不能上岸作战,步兵还要留十五万兵马镇守本土十五州。

也就是说,唐军北伐的最大兵力是四十多万,只有北方元军的一半。

而用来克制元军骑兵重兵集团的,只能是五万火器兵。就这几万火器兵,已经消耗了唐国所有的火药产能。

尤其是硝的来源和提纯,太限制产量了。

事实上,南方大战结束这么久了,可唐军积累的火药,仍然不到两百万斤,平均每个火器兵三十斤药。

一个兵三十斤药什么概念?

最多作战几个月火药就会告罄!

而且火器兵对于后勤的依赖太大,移动速度太慢。在骑兵占优势的北方平原,与规模巨大,机动快捷的元军骑兵作战,风险真的太大了、

元军吃了那么多次火器的亏,不可能再傻乎乎的用骑兵冲锋了。那么火器兵的战果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好,作战难度会成倍增加。

倘若元军骑兵采用骚扰和封锁的战术,以步军为主的唐军在平原地带能耗多久?

不分兵,移动速度更慢,顾头不顾尾,而且很难完成战术战略计划。可一旦分兵,就会被拥有机动优势和地利的元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所以,在没有明显军事优势的情况下恢复江北,很难守得住。就算打下来,也无法建立稳固的地方政权。

就算元军打不过,还不能跑吗?你今天设置的一个郡县,说不定明天就被来去如风的元军骑兵回来干掉。

怎么破?

朱元璋之所以光明正大的渡江北伐,是因为当时明军拥有大量骑兵,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