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九月中旬,忽然有一户蕃州西北地区图日县的百姓上报,他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巨大伏藏,里面竟然有大量的竹简,竹简上有字数。
当地牧民立刻将消息报给当地的寺庙和唐军分队。僧人们和唐军一起出动,将数百斤重的竹简运回白云城明雪宫。
到了十月上旬,竹简终于运回明雪宫(布达拉宫)。
发现大量汉字竹简的消息,立刻惊动了整个高原学界。所谓高原学界,其实就是僧侣。他们是高原唯一的学者阶层。
唐主李洛立刻宣布,在文成宫(大昭寺)举办鉴定大会,召集全城所有的僧侣学者,研究竹简。
八思巴和白兰法王等高僧,反复询问和唐军一起运送竹简的僧人,关于发现竹简的始末。
运送竹简的图日寺僧人们说,图日县的牧民旺夏等人,在新分到土地上修建一个蓄水池,野外挖土时,发现了一个古老的墓穴,出土了大量的竹片,还有还有完全朽烂的尸骨,以及青铜器。
由于吐蕃人很忌讳挖掘坟墓,所以他们不敢隐瞒,立刻上报给图日寺和当地的唐军联队。
僧人们和唐军武士一起下令挖掘,这才将东西取出来。
八思巴等人都很是惊讶。图日在哪里?
都靠近西域了,就在昆仑山脚下不远。那种地方,竟然发现了大量篆体汉字的竹简和青铜器。
这实在对他们的冲击太大了。
等到僧人们进入文成宫,果然看见一堆堆的竹简被搬运出来,还有好几件青铜器,造型非常精美,但一看就很古老。
唐主李洛坐在佛龛改成的宝座上,看着下面的一群高僧说道:“朕这次进入高原,没有带文臣,军中也无人能解读这些大篆。各位上师尽多渊博之士,还请为朕解读出来。还有青铜器上的铭文,也都一一解读吧。”
八思巴等人遵旨,开始整理起竹简,客串起考古学者。
要说吐蕃高僧,渊博还真不是盖的。凡是能成为高僧的,几乎都是大学者。很多人是精通汉学。
不精通汉学的人,没有资格成为上师。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高智商。
在吐蕃,只有智商超群的人,才能被寺院看中培养,才能成长为高级僧官。智力平庸的,你都没有机会成为上师。
所以密宗寺庙的教育,那是实打实的精英教育。他们挑选人入寺庙,要看慧根,要考试,其实都是考察智商悟性。
一般人想当喇嘛太难了,因为不够聪明。
像八思巴这样的人,拿到中原,论起经史子集,根本不输给一般大儒。
时间慢慢过去,随着古老竹简上的大篆越来越多的解读出来,高僧们就越来越惊讶了。
即便他们不懂考古,也能感知到这些竹简的确很古老,根本不是近世的东西。很多竹简都腐朽了,字迹漫漶,但更多竹简上的字迹,还能能辨认出来。
这竟然是,周穆王西巡时期的游记!
竹简的主人,叫姚岐,是周穆王的西征时携带的史官。他记载,穆王十五年,率师西征昆仑。
这些竹简,就记载了西征途中的大事。
竹简中说,穆天子到高原后,“千里无人”,“大荒万里”,“高原漠漠”“牛马蕃蕃”。
意思是说,高原上根本没有人烟,只有成群成群的野牛野马。
这说明,当时的吐蕃高原,是无人区。
所以,竹简中说:“王悦,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哉华夏,泱泱周邦,为此方国。”
意思是,穆天子很高兴,说大周的疆土可真大啊,这里也是我的土地啊。
八思巴等人看后,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
竹简的记载很明显,吐蕃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