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光稠,乳名十七郎,字茂唏,一字茂熙,出生于虔化县卢氏望族,汉代涿州着名大儒北中郎将卢植的裔孙,是唐朝末年赣南农民起义的领袖,世称卢王。拥兵起义,占据虔州,自任刺史,治理虔州及其他地区26年,政绩卓着,济贫恤孤,轻赋薄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使领地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还维修并扩建了虔州州城,建造了“郁孤台”,成为赣州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首领,同时也是历史上一名治理开发赣南成绩卓着的功臣。
卢光稠,远祖居河北幽州,祖父卢公达,高曾祖父是因长安朝廷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政治事件而埋名移居赣南的卢宗泰,其父卢卓曾任虔州刺史。卢光稠有一个哥哥,七个弟弟,妻文氏,侧室尉氏,长子卢延昌,次子卢延巡。
卢光稠,天资聪颖,自幼习武,喜爱骑马射箭,常用藤条、利器与坚甲操练武艺。身材高大魁伟,身长八尺五寸,虎背熊腰,臂力过人,相貌威严,声如洪钟。博览典籍,细察民情,光明磊落,智勇兼备,文经武纬,融会贯通,甚得乡人好评。
黄巢起义后,南方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光稠与姑表兄谭全播在南康县石溪都聚众起义,卢被推为统帅,谭为谋士。占据虔州,自称刺史,占据韶州,遣其子卢延昌镇守。不久,又派其兄卢光睦攻占潮州。
岭南割据者刘隐,派其弟刘?领兵赶卢光睦出潮州,并以数万兵攻虔州。全播用策,虽击败刘岩,保住虔州,但光稠已处境维艰,遂奏请后梁太祖,表示愿通道路、输贡赋,臣属后梁。梁太祖准奏,在虔州设百胜军,授光稠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辖虔、韶二州及吉州南边诸县。建镇南军,以光稠为留后,并封其为王,世称“卢王”。
光稠病逝于虔州任上。光稠为人豁达大度,宽仁爱人,主政虔、韶等地二十六年,政绩卓着,不但维修并扩建了虔州城,建造了郁孤台,而且注意济贫恤孤,轻赋薄敛,使久经战乱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故领地百姓对其感恩戴德,争相立庙塑像祀奉。今广东韶关的“忠惠庙”,南康唐江镇的“康王庙”,赣州水东的“康王庙”、“康公庙”,永丰北坑的“卢王庙”,洛口麻田与中元里的“卢王庙”,拜谒者世代络绎不绝。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