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儿他就会发觉不妥,以后自己都不会再提了。
要真站出来指正错误,说不好执拗劲上来,又要强推他的想法,那才叫麻烦。
在明朝内阁为了大同之事焦头烂额的时候,大同这里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和巡抚方逢时倒是没有这样的焦虑,但是心情也是很不好。
当然,京城里波谲云诡的气氛,他们是完全不知道的,否则肯定也不会保持现在的好心情。
他们也有担忧,那就是派出去的鲍崇德等人迟迟没有消息反馈回来。
他们商议的计策得到了内阁的支持,而在大同他们就是一言九鼎的角色,即便还有巡按御史,他们也是不惧。
何况,很多事情他们也并没有在大同城里闹得人尽皆知的程度。
但是得不到俺答汗的认可,其实他们的第一步计划就算是破产了。
这样的情况如果反馈回朝廷那边,他们担心自己的前途会因此受到影响。
不清楚京城的局势,但内阁对他们未来仕途却有很重要的影响力,若是被内阁阁臣认为才能不足,那以后从大同离开,怕就只能去南京养老而到不了京城为官了。
“都这么多天了,鲍崇德他们为何迟迟不见归来,哪怕只是派个人送条消息也好。”
方逢时坐在右首对总督王崇古说道。
王崇古其实心里也是不踏实,不过他可不会在方逢时面前显露出自己内心的焦虑,而是气定神闲答道:‘少安毋躁,这么大的事儿,就算他把我们的意思带给俺答汗,他想来也会反复斟酌再三,才会做出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何况草原广袤无边,要传递消息怕也不是那么方便。
我现在更担心的是,他们到底有没有把话带到。
要知道,这些年来我们两边交战,双方的仇怨已经结的很深,若是稍不留心,说不好在他们接触那些牧民的时候就.....’
王崇古确实很担心鲍崇德一行人的安危,但绝对不是对他们的生死挂怀,而是担心话没有传到俺答汗耳中,凭白耽搁了时间。
“总督大人,要不给边镇去消息,让他们在看到鞑子来袭扰的时候,问上一问。”
方逢时想的很好,鞑子来骚扰边堡的时候,让军士问问明使的消息。
王崇古只是看了他一眼,随即摇头苦笑道:“当初他们为什么绕道宣府那边出关,就是要避开当面的鞑子,直接去草原腹地,尽可能接近俺答汗的大营,通过草原上的牧民和俺答汗取得联系。
鲍崇德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我认可了他的意见,让他这么做了。
你去问当面那些鞑子,他们这会儿想的可不是谈什么,而是只想杀人掠货。
鲍崇德他们要是真从大同北上,那可能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可这都多少天了,要不要再派出一拨人去看看?”
听到“凶多吉少”这四个字,方逢时不免就多想了一层,认为或许就是这样。
鲍崇德一行人生死未卜,但他们不能一直这样坐等时间白白溜走,感觉好像还是该做点什么才是。
“你有合适人选吗?”
王崇古只是略微皱眉就认可了方逢时的观点,他们耽搁不起时间,还是的尽快和俺答汗取得联系才行。
不管他答不答应讲和,至少知道对方的态度,他们也好今早回复京城。
方逢时对此却是摇摇头,他其实比起王崇古来,也不过先到大同半年时间,加之身边又多是行政方面的人才,若是计算赋税、清点田亩人口自是不在话下,即便是刑名也是颇为熟悉,可要让他们这些人跑到大草原去找俺答汗,怕是自己先吓死了。
至于自己的标营,本就规模偏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