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了一部分能被拖动、带有环栓、置于双层甲板的大炮”。
1635年在剿灭刘香的战役中,郑芝龙的战船“每船可安置大铳二十四位,炮声一发,裂云穿浪,卒成馘阵之功”。
如今的大明,虽然依旧病入膏肓之像,可是有张居正的改革,还有魏广德有意无意的影响,明军战力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原本这个时空,明军还在大量生产装备佛朗机炮,而魏广德则已经把视线瞄向了欧洲人最新式的红夷大炮上。
不过,红夷大炮暂时还只是在海洋上发挥威力,对于陆师,依旧还是大量使用佛朗机炮,因为在大明的陆上对手中,暂时并没有发现可匹敌的对手,自然不需要装备机动不易的红夷大炮。
而且,水师完全掌握了红夷大炮的特性后,发展到陆师其实并不难。
而且,制约明末军事力量发展最大的障碍,因为张居正在位的关系,未来几年在张居正改革持续进行中,朝廷财政获得极大宽裕的前提下,也将不复存在。
不过,在张居正值房里,也不容魏广德想这些,他现在需要的还是说服张居正支持他,让大明向外扩张武力。
现在要是不在欧洲人大规模到来前,把大明在南洋的基本盘稳住,那以后只会更加麻烦。
“我是这么计划的,南海水师在南洋的扩张,先是通过来往商船获得最佳良港的位置。
朝廷再联系藩属国,商议将良港转给我大明的可能性,重点是让他们明白,当初因为大明船队不再下西洋,导致这些年来南洋诸国之间战争不断,纷争纠缠。
现在我大明发现南洋诸国正在遭遇外来威胁,所以以宗主国的身份,需要保护藩属国的安全,让他们不受外域国家的军事威胁。
租借良港驻军,自然就是最好的办法,有我大明水师存在,夷人就算想用武力统治他们,我大明也会有所反应。
相应的,大明承担这笔军饷开支,自然需要藩属国来提供。
这么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
在以马六甲、暹罗举例,我相信南洋诸国应该会接受我朝的要求。
试想,如果当时在马六甲、暹罗,有我大明军队驻扎,夷人敢攻打马六甲吗?
东吁王朝又是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出兵暹罗,还俘虏暹罗国主。”
魏广德把自己对周边藩属国威逼利诱的想法一说,张居正自然觉得可行性似乎极大。
当然,其中肯定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出现问题不怕,出了问题再商议解决就是了。
比如港口范围的画界,还有水师在藩属国的政治地位,这些,其实都还需要朝廷和他们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到时候让礼部和行人司那边,选择一批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南洋诸国商议此事。
在外驻军,不是小事儿。
当初安南之事,若成祖不是要将安南划入版图,建立宣慰司,也不会激起如此巨大的民变。
而且,在那里驻军好处也是多多。
要影响他们,其实这就是一个好办法。
因为大明船队不再下南洋,所以我朝的影响力就小了,他们自以为没了我朝掣肘,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随意攻打他国。
毕竟,天高皇帝远,我大明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他们,还派兵进行干预。
就好像锦衣卫送回情报中所说,外藩之主现在多不把我朝放在眼中,就是因为我朝对外多只是一纸空文,说起来实在让朝廷蒙羞。
可若是就近驻扎大明水师,则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我朝可以快速干预,自然就没人再敢犯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