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责任(3 / 4)

“我明白了。”

江治点头,答应一声,旋即起身告辞道:‘那善贷,我就先回工部召集官员们商议,集思广益,把章程先列出来。

嗯,还得先去趟朱大人那里,请他也出面总揽此事。

毕竟,他治黄也是治了一辈子,或许有许多看法比我们还要深刻。’

“有理,虽然士南兄那里,按说不应该打扰,可这次可能是朝廷做出的一次重大决定,最好让他也知道。

说不得,还要把潘季驯也召回京城。”

魏广德马上就同意道。

等江治走后,魏广德也坐不住了,先再把潘季驯的奏疏看了一遍,做到心里有底,就打算去张居正那里商议一番。

不过刚起身又坐下,也不知道那于御史走了没有。

此时,魏广德也在尽力搜索脑海里后世对于防洪的对策,“泄洪区”一个词突兀的出现在他脑海里。

其实在后世,对于洪水想了很多办法,除了修堤坝外,主要就是规划泄洪区,行洪区,分洪区。

泄洪区:当洪水超警戒水位时,人为的将洪水引向某片区域进行泄洪。

行洪区:主河道两岸预留区域,洪峰来临时就可以作为临时河道过水。

分洪区:人工或天然的低洼区域,洪水来临时可以开启,起到蓄积洪水的作用。

泄洪区设置的目的,就是在面对无法抵御、必将受害的洪水时,将洪水引导到损失更小的区域从而降低受灾损失,所以泄洪区面积一般都比较大,要能起到平息洪峰的作用。

让洪水在泄洪区泛滥,从而保护了其他区域的安全,这就是泄洪区的最直接作用。

如果全流域筑堤,那么显然越往下游的城市,防汛压力越大,堤防越难守住。

所以为了避免有些重点区域决堤,就会提前把洪水引导到泄洪区。

而行洪区的范围则相对较小,具体的大小不一而足,看江面、河面的宽度来定。

行洪区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它却可能是大家最最熟悉的事物,因为天天都在接触。

类似河滨公园是不是各个城市的标配,有亭子,有游乐场,有步道,有观景台,大人小孩都爱去玩。

但公园最大的市政作用还是作为行洪道存在,避免城市遭受洪水损失。

当洪水来临时,整个公园就会变成河道,临时用于行洪。

分洪区的范围则处于行洪区和泄洪区之间,设置分洪区的目的是利用天然的湖泊或者是人工建造的水库等具有蓄水能力的区域,来分流和减弱洪水。

此时,后世的只是不断出现在魏广德脑海里。

当初虽然是混日子的社畜,但因为没什么压力,所以知道的也不少。

只是,很长时间没有使用到,早就被遗忘了。

但是现在,这些记忆正在逐渐复苏。

继续阅读

就在魏广德提笔在便条上写下泄洪区,行洪区,分洪区三个词,并标注示意后,眼神无意间瞥见潘季驯的奏疏,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记忆貌似对于当前治理黄河水患其实完全没有作用。

因为黄河不管怎么治理,终究会成为地上悬河。

高出周围许多,如何设置这所谓的洪区?

怕不是一条河的河水都往这里灌......

“啪。”

魏广德一把甩掉手里的毛笔,垂头丧气坐在那里。

“终究还是要取舍。”

魏广德反应过来,别管什么治水,保运,明祖陵,说到底,朝廷必须列出轻重缓急,不能样样都想要。

别说现在的技术条件,就算几百年以后,貌似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