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治水?治沙?(4 / 4)

但实际上,黄土高原地形崎岖,千沟万壑,这种地形特征本来就使得土壤容易被雨水冲刷。

而当地土壤,也就是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这使得土壤更容易被侵蚀。

至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无法有效固定土壤,这到底是人为造成还是自然原因,其实很值得商榷。

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这种气候条件导致土壤容易被冲刷,土壤被冲刷后,自然就会毁灭其上的植被。

与其说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是被古人砍伐造成的,不如说是因为降水冲刷,毁灭了其上植被更可信一些。

毕竟春秋战国之时的人口和生产力,是否真能毁灭如此巨大面积的植被,很值得怀疑。

“回去,我们再商议商议,工部也要想办法。”

张居正最后只说了句,就带着魏广德和张四维回内阁去了。

而工部官员则站在黄河图周围,三三两两商量这办法。

工部其实不是没想过办法,但实在是对于治沙毫无先例。

是的,或许这就是中国古代教育出现的盲点,大家习惯性翻阅古籍寻找对策。

创新性的东西,就比较少了。

当然,也不是全然没有创新,毕竟偶尔还是有异类想到办法的,然后就被记载,开始被后世人所应用。

“确实如你所说,治理黄河其实是治沙,而不在治水。”

出工部大门的时候,张居正小声对魏广德说道。

旁边的张四维也深以为然点点头,很支持这个话。

隆万盛世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