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西南财宝(3 / 4)

说,嘉靖朝就是明朝朝中的拐点,之前不管是正德朝还是弘治朝,总还有老祖宗留下来的余荫,有户部老库银子支撑着,也就是下面的人吃相难看导致闹出兵变的事件。

可到了嘉靖朝,败光老库银子以后,那就是真的没银子可用了。

于是嘉靖朝大的因军饷而发生的哗变就有六次,其他小规模的哗变那就层出不穷,至少也有十九次上规模的哗变。

全部参考正德末年甘州兵变发动,其实都是军队里中低级将领在主导,根子其实还是基层的文武之争,利益分配不均衡,武人直接选择掀桌子。

扯远了,就近了说,隆庆朝以后,内阁对于兵事愈发重视起来,不管是高拱还是张居正,都考虑到明军底层是不的情况,所以在财政拨付上优先保证兵部需要。

这个结果就是最近几年,特别是进入万历朝以后近十年时间里,地方上再未发生过军队哗变的事件。

当然,魏广德也不敢拍胸脯说下面没有发生,或许有,只是规模比较小哗变,很快就被地方官员动手平定下来,然后捂盖子没有上报。

其实,大明地方上的督抚们,早就开始有意识瞒报一些情况了。

现在朝廷要掌握地方上许多情报,要么是通过锦衣卫上报,要么就是地方巡按御史上奏的方式知道信息。

年底刚好就是给九边发军饷的时候,要是户部不给银子,那就意味着年前士兵们怕是拿不到辛苦一年的银子。

马上要过年关,这不是把士兵往哗变这条路上逼。

京官过年要是官俸拖欠都要到户部和内阁堵门的,遑论那些只会拿刀枪的士兵。

“都十来年没因为闹饷发生事端了,要是这时候再上报,这年兵部没法过,那户部也就别想过。”

魏广德话音刚落,王国光立马就恼了,对着魏广德后的:“魏阁老,你这是威胁我们户部是吧。

没银子就是没银子,要你就把礼部大婚的银子拉走。”

“这不是我威胁你,而是你在拿大明士卒的命威胁我。”

魏广德马上就答道,“以往河工,非耗费巨大是绝对不会找户部要银子的。

而今年不同,为了保证沿河两岸百万百姓生计,朝廷才觉得发大工,把黄河中下游河段整修一遍。

河道和工部的银子那里支应得起,这才要户部承担部分。

而你呢?

身为户部尚书,不是考虑从哪儿搞银子,反而拿军饷威胁内阁,你要做什么?

你想让地方上卫所造反吗?”

用兵饷威胁内阁,这个先例绝对不能开。

魏广德本来是打算来这里挨王国光说几句气话就完事儿,可要是户部以后没事儿就拿兵部的军饷说事儿,这个头可不好开。

继续阅读

闹什么脾气也不能拿军国大事开玩笑。

所以,直接把王国光的话引到造反上。

虽说这十年来没有发生军队哗变,可在座的那个没经历过这种事儿。

别说,魏广德当初还遭遇了南京哗变,那可是南京城啊,闹事的还是京营,当时就震惊整个大明。

虽然那次不是因为军饷,而是其他事件的起因,但是士兵闹事儿,多少还是和缺斤短两的军饷有关系。

要是军饷到位,当官的想带着手下闹事儿都难。

“善贷,慎言。”

张居正见此马上就喊道,随即也狠狠瞪了王国光一眼,语气稍微放缓些说道:“汝观,户部拨付军饷必须保证,这个没得谈。

户部有难处,内阁自然有考虑。

其实这些年来朝廷财政年年亏空,也不是到你这里才出现的,内阁对此已经在考虑如何提高朝廷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