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偷画(3 / 4)

内。

当殿门重新关上后,这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武英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外朝西路,始建于明永乐年间。

武英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

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

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

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六十三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

明初,武英殿是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的场所,万历后改由文华殿举行此类活动。

在明崇祯年间,武英殿成为皇后千秋、命妇朝贺仪的场所。

不过在明清时期,武英殿除了举办皇家各种活动,更是皇宫收藏名家书画作品之所。

明朝时期,皇宫的书画作品一般就收藏在两座宫殿,一是南熏殿,一是武英殿。

南薰殿始建于明代的宫殿建筑,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西南,为一独立的院落。

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

殿内明、次间各设朱红漆木阁,分五层,奉历代帝王像,每轴画像均用黄云缎夹套包裹,装入木色小匣,按阁之层次分别安放。

殿之东室安奉历代皇后像;西室放置一木柜,贮明代帝后册宝,殿内木构及彩画均为明朝遗物,十分珍贵。

南熏殿存放的存放的帝王像可不止明朝,还包括前朝帝王像,如唐太宗就有有三幅画像,宋太祖也有四幅之多。

当然,大明历代皇帝的画像也是极多,如明太祖画像更是多达十三福。

除此外,南熏殿也存放大量民间精美字画作品。

而武英殿也是存放这些的场地,内部还专门设有书画馆,供皇帝品鉴书画之用。

约摸半个时辰过后,武英殿殿门再次开了一条缝,随后一道身影从殿里蹿出,顺着宫道向外奔去。

只是和先前不同的时候,这次黑影的背后明显背着一个长条状的物品,轻车熟路躲避了巡逻甲士后,很快就消失在宫里。

司礼监旁一座独立直房里,此时灯火通明,而周围的直房此时都已经黑漆漆的。

直房,就是皇宫里太监的居所,据说皇宫里有九千间直房用来居住数万太监宫女。

直房是宦官饮食、起居的场所,通常位于紫禁城护城河一带,紧挨内府承运库。

这些直房不仅是宦官的居住地,也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例如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和随堂太监的直房就位于河边直房。

这里,就是河边直房,而能够单独拥有一处直房的,自然也是宫中权势颇大之人。

“咚咚。”

两声敲门声响起,门外传来内侍询问声,“干爹,小五子回来了,要他进来吗?”

“进来吧。”

直房里,传出冯保的声音。

很快,一道身影双手捧着一个画卷推门走进直房。

“拿来了?”

“干爷爷,已经拿回来了。”

冯保从小五子手里接过画卷,随即摆摆手说道:“你回去休息吧,辛苦了。”

“给干爷爷办差不辛苦。”

小五子讨巧的说道。

“好小子,下去吧。”

冯保乐呵呵说道,等小五子退出屋子以后,冯保才迫不及待打开了画卷,直接铺在书案上。

画卷很长,那张长长的书案居然还不能放下。

不过没关系,只打开一头,放出大半的画作。

书案上几盏蜡烛照耀下,将整个画作照亮。

瞬间,北宋都城东京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