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之书,对此时的几何还是有所了解。
所以,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户部这次是动了脑筋的。
第一种推步聚顶之术,明显就是一种高效的土地测量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不规则田地的面积,特别是对于形状极不规则的田地效果显着。
这种方法运用了类似于后世“鞋带公式”的数学原理,通过建立坐标系,测量地块顶点的坐标,然后进行特定的计算来得出地块面积。
而丈量步车则类似使用后世卷尺,使用标准测量工具,这种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代表了明朝土地丈量史上的一次技术飞跃
至于割补之术,其实就是对面对不规则地块,古人通常使用“割补之术”,即将地块补成长方形,再切割成三角形,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来确定整个地块的面积。
而对于人手,户部建议从南京国子监中选出,派往福建协助清丈。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元代初设国子监,属集贤院,下辖国子学,此外,另设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称国子监,以示与汉人、南人之区别。
到了明代,国子监规模宏大,分南、北两监,分设在南京与北京。
明代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以及律令、书数等,算术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国子监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
而监生考试内容,就包括经义、策论、诗词、算术等多个科目。
国子监有六堂分别为正义、崇志、广业初级三堂,修道、诚心中级二堂加上率性高级一堂组成。
正义、崇志、广业三堂,初学者仅通四书者编入;修道、诚心二堂,监生学习一年半以上,考试合格,文理条畅者编入;率性一堂,监生在中级堂学习一年半以后,经过考核,经史皆通,文理具优者编入。
编入高级堂以后,监生便依据积分制来决定其最后是否派充官职。
所谓积分制,是继承宋元而来,专用于高级堂监生考核的一种制度。
具体实施情况为:每月考试一次,优者记一分,及格者记半分,不及格者无分。
凡是1年内积至8分者为及格,予以出身,派充官职,如不满8分者,仍旧留堂学习。
除此以外,如果为朝廷办理交代下来的差事,也会根据表现获得一定积分。
可以说,如果自己的监生,都是希望获得官职的,也就是“出身”,交代他们去参与福建清丈土地,自然也会比较积极。
当然,那种学习特好,积分已经争取的差不多的监生,自然不屑为之。
以监生充入,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儿,毕竟他们熟悉算术,对于清丈田地中的计算自然驾轻就熟容易上手。
魏广德仔细看完手中初稿就点点头说道:“章程还算细致,应该是都考虑到,我看可行。
至于所需物料,叫工部专门打造一批就好。
最好多做些,以后各省开始丈量,应该还需要不少这样的东西。”
魏广德开口说道。
“无须如此麻烦,定好方式,所需物料让各省自行筹备即可。”
张居正抚摸着大胡子笑道。
“嗯,不可。”
不过这次魏广德可没有点头,而是思索后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清丈所用之物料应有工部奉旨督造,下发各府县使用。
若是让他们自行筹备,我担心有人从中作梗。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