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范,字元则,沛国龙亢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文学家,画家。
建安末年,桓范入丞相府,因为有才学,与王象等共撰《皇览》。明帝时任中领军、尚书,后迁征虏将军、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任内与徐州刺史郑歧有房屋纠纷,桓范意图用使持节的职权斩杀郑歧,被郑歧上奏告发而免官,后迁任兖州刺史又不得意,随后要迁任冀州牧,但桓范因为当时的镇北将军吕昭比他迟出仕,而他的职官却比自己高,桓范于是称病不上任。
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以清廉节俭见称,辅政的大将军曹爽因为桓范是同乡,所以对他特别礼待,但两人的关系并不亲密。曹爽、曹羲兄弟屡次一起出游,桓范对他说:“你们兄弟总揽大权,掌管禁兵,不宜一起出城。万一有人关闭城门,你们谁又能进城呢?”曹爽说:“谁敢做这种事。”终究是始终不听劝告。
高平陵之变,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曹芳拜谒高平陵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并奉太后诏命桓范行中领军事,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桓范正要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出行时大司农属官全部都劝阻桓范,但桓范不听,在平昌门向由他举荐的门候司蕃,讹称得到诏命而成功出城。当时,大司农桓范带着大司农印寻找曹爽,司马懿看到后对蒋济说:“智囊往矣。”蒋济则说:“曹爽对桓范内在疏远,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桓范的计策。”桓范见曹爽兄弟后,劝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以皇帝为号召要求全国其他军事力量支援,与司马懿对抗;,又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但曹爽兄弟都不能下决定,一晚后曹爽更决心要罢官投降,以为顺从地交出权力还可以继续富裕奢华的侯爵生活,保存家族。桓范见此大哭着说:“曹子丹一向以多智自信,可他现在这三个儿子,简直是蠢猪,那会料想今天因为你们的原因使我灭族。”
曹爽等人既被罢免,少帝于是让桓范跟随回宫,到洛水浮桥北,桓范望见司马懿,于是下车叩头,但却一言不发,司马懿大声叫桓范说:“桓大夫这是干什么!”车驾入宫,朝廷下诏让桓范官复原职,桓范到宫廷递上奏表谢恩,等待任命书,此时司蕃自己到了官署自首,供出桓范曾在出城时说司马懿谋反,司马懿于是非常生气的说:“诬告他人谋反,依律该怎么处罚?”最后被控以诬告谋反之罪而送交廷尉,与曹爽等人并为一党,一同处死,并诛灭三族。
司马懿杀了桓范三族,但桓范的小儿子桓楷捡了条性命,后来隐姓埋名的活着。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接掌了他的权力,到了他孙子司马炎时,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但西晋没撑几年就毁于内乱,司马子弟狼狈南逃,后来在南方建立了东晋。到了东晋的时候,桓范的玄孙桓温,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他灭成汉,三次北伐成果辉煌,成了东晋有名的权臣,掌控着东晋实权。到了他儿子桓玄时,取代了东晋建立了桓楚政权,尽管桓楚存在时间很短,但当初司马懿屠杀桓氏三族的漏网之鱼,最终成了司马家败出历史的直接造成者,这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
史事讲将1三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