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对明朝建国之初的典章制度建设有重要贡献。
陶安师从鸿儒李习,陶安长于《易》学,卜算神妙,应验若神。明开国典章制度的制定,大多数人以为是由宋濂完成,但在实际上,却全同陶安授意裁定。陶安生前着述甚多,有《周易集粹》、《辞达类钞》、《姚江类钞》、《知新稿》、《陶学士集》等。
陶安,年轻的时候他就机敏过人,在江浙的乡试中了举人,被授予明道书院山长,后又因为战乱而回到家中躲避。当时,朱元璋攻取了太平,陶安与李习随同乡里的父老到城门相迎,朱元璋召见了陶安,并和他交谈了很久。陶安进言说:“如今海内鼎沸,天下豪杰并起而争,可是他们大多只是为了荣华富贵,却没有平定天下,安抚百姓的想法,如今您渡江而来,百姓心悦诚服,又符合天道,得到天下也是小事一桩。”朱元璋问:“我打算接下来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回答说:“金陵在以前就是帝王之都,如果您能取为己有,然后再从金陵向四方进攻,哪里不能夺取?”朱元璋说:“好。”于是把陶安留在自己军中作了参幕,授予左司员外郎,并让李习做了太平的知府。
后来,陶安跟随朱元璋攻克集庆,进升为郎中,等到朱元璋招纳的刘伯温、宋濂、章溢、叶琛到了,他便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臣在谋略上不如刘伯温,学问上不如宋濂,治理百姓的才能也不如章溢和叶琛。”他谦让的做法得到了朱元璋的赞赏。黄州刚被攻克,朱元璋考虑应该派去一员重臣去负责镇守,没有人比陶安更合适的了,于是朱元璋任命陶安前去管理黄州。
陶安到了黄州以后,就宽租减役,让百姓安居乐业。后来,他因为受到牵连而被贬谪到桐城,又迁官饶州,陈有定派兵攻城,陶安召集官吏和百姓,晓以大义,和他们一同坚守城池,不久援兵就来了,敌军很快便败退。军中将领打算杀死那些想要投靠敌军的百姓,陶安制止了他们,朱元璋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还亲自写诗来褒奖他,当地的百姓还为陶安建了一座生祠来供奉他。
明朝建国初,朱元璋经常到东阁和陶安等人,探讨前朝兴盛和灭亡的原因,他在朝期间尽职尽责,朱元璋也十分信任他,对他恩宠有加,还曾亲自写了一副对联赐予他,文云“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陶安在任职期间去世,朱元璋亲自写下祭文,并派遣使者代其吊唁,追封陶安为“姑孰郡公”,并对陶安的儿子也有所封赏。陶安是明朝开国功臣中,少有能有好结局的,因为朱元璋登基之后,对这些功臣们很是防备。
陶安作为一个文官,分析实事的能力是很厉害的,不然也不会在那么多起义军势力里面选择朱元璋,然后一直陪着他帮助他完成了这番大事业。陶安能有这样好的结局,其实和他为人有很大的关系,他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他很了解朱元璋的脾气,他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对,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样朱元璋才会觉得这个人对自己没有威胁,自己可以控制他,然后对他才会很放心。
陶安作为一名普通的儒生文人,能够辅佐出身卑贱的朱元璋成就一番大业,实属不易。他能有自知之明,在朱元璋面前保持谦虚低调的作风,也让他更加被领导欣赏重视。陶安能够治理州郡有方,抚慰百姓,还号召百姓戍守城池,可以看出他的声望。后来,他又为人们称颂,朱元璋还写诗来称赞他,足以看出他的才能和功劳。
史事讲将1三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