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莫邪,江苏南京人,一生有两奇,一奇是她那个御赐的“女秀才”的名号,二奇则是她后半生暗中联络,拥戴故君的行动,最终她也就是死在这后一奇上。
刘莫邪,出生于元末南京城中一个普通读书人家,父母早逝,年幼的刘莫邪被舅舅家收养。她舅舅是个闲散之人,膝下无子,非常疼爱已是孤儿的外甥女,见她聪明伶俐,所以常教她些名家诗词,小小年龄的刘莫邪竟能听三遍就记住,而且还能依自己的理解评点一番。舅舅见小莫邪乖巧可爱,每次参加文友的诗会总爱带着她,这种时候刘莫邪特别高兴,在诗会上,她闪着一双乌亮的大眼睛,专心致至地盯着品诗论文的大人们。那些诗兴盎然的文人,除了偶尔逗弄一下这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外,谁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一帮文友在一座花园中举办文会,刘莫邪照例由舅舅带着参加了,这次的诗题是“咏四季花”,由每人在素笺上写一首诗。刘莫邪看到大人们或低头沉吟,或挥笔走龙,很有兴致,于是也向舅舅讨来纸笔,悄悄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风桃李满庭芳。”
这时,刘莫邪的舅舅还未写完,小莫邪扯了扯舅舅的衣襟,把写好的诗笺递给了他,舅舅接过诗笺一看,十分满意,于是对众人诵吟了一遍,顿时,文会上人人喷喷称奇。这短短四句诗,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秋桂子、冬梅花、夏芙蓉、春桃李,四季代表性的花卉,诗意虽谈不上新奇,但出自一个九岁小姑娘之手,诗句老练自然,怎不让众文人赞口不绝呢。
从此,刘莫邪成了文会中的一位正式成员每次与大人平起平坐,作诗论文,她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南京城中人人皆知的:“女神童。”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南京也成了战火纷飞之地,在性命难保的动荡之中,谁也顾不得什么诗文,刘莫邪这个“女神童”自然也就没人关心了。朱元璋力挫群雄,破元立明成了明太祖,京都定在南京,南京城便又恢复了昔日的升平繁华。
这时,刘莫邪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时的刘莫邪已成了一个圆熟干练的小妇人,凭着她的诗才和诗名,频频出现于公侯门的诗文酒会,成了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尤其受到一些名媛贵妇的倾爱。她与明太祖的女儿大长公主关系十分密切,是大长公主的座上常客,如此一来,她的盛名通过大长公主又传到明太祖耳中。
明太祖朱元璋虽出身贫贱,却也酷爱附庸风雅,听女儿说起京城里有一个女才子,特意召到殿上面试,刘莫邪在皇帝面前毫不惊慌,应答自如,朱元璋一时高兴,当即赐她为“女秀才”。按科举考试的惯例,秀才是通过“县试”就可以取得的基本资格,根本无需皇帝钦命,皇帝只主持“殿试”,从进士中点状元。如今由明太祖亲自赐给刘莫邪一个“女秀才”称号,可以说是有点不伦不类,很是滑稽,但既然是皇帝开了金口,谁也不能说不合适,从此,刘莫邪就有皇帝御赐的“女秀才”这一奇特名号。
刘莫邪不但名号奇特,身世也令人猜摸不透,战乱之后,刘莫邪是以一个独身妇人的形象出现的,她时而作贵夫人打扮,妆扮得浑身溢光流彩,时而又布衣淡妆,俨然一副村姑民妇模样,谁也弄不清她的身份。有人说她嫁过人,丈夫是个富商,在战乱中丧生,却给她留下了大批钱财,使她成了个富孀;也有说她在战乱中遇到世外高人,传授给她了幻术蛊法,能替人医治疑难杂病,也能迷人心神;还有人说她曾经出家为尼,在青灯古刹中潜心修炼,因而练得一手好书法和一身诗才,因为她从不对别人谈起自己的经历,所以这一切都只是猜测。
刘莫邪顶着“女秀才”的头衔,似乎又多了个身份,虽说一般的秀才并没有多少地位,俯首便可抓出一把来,可刘莫邪这个秀才与别人不同,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