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字行俭,号抑庵,江西泰和人,政治家、学者,东晋太傅王导后代,与金溪王英齐名,时人称之为“二王”,又按居住地称王直为“东王”。历事明仁宗、宣宗二朝,累升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修《宣宗实录》成,升礼部侍郎、吏部尚书。明英宗将亲征也先时,命他留守北京,“土木之变”后,时局仓卒,当时群臣朝议上奏,都以王直为首。明代宗时,力主派使臣迎接英宗回归,英宗复位后,王直因未居内阁而免于贬谪,不久后致仕归乡。王直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论编纂纪注事,多出自他的手笔。《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文典雅纯正,有宋元之遗风”,有《抑庵集》及《抑庵后集》。
王直,从小就端庄稳重,虽家境贫穷但勤于学问,中进士,任庶吉士,与曾柴、王英等二十八人一起在文渊阁读书。明成祖朱棣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将其召进内阁,协助起草文书,不久授官修撰。王直先后历仕仁宗、宣宗两朝,经多次升任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明宣宗实录》完成,王直升任礼部侍郎,仍像以前一样兼任学士,王直管理礼部事务,礼部尚书胡濙把所有事务都交给他办理,王直处理这些事务非常熟练。王直接替郭璡任吏部尚书,户部侍郎奈亨依附权宦王振,诬陷郎中赵敏,诉讼牵连王直和侍郎曹义、赵新,三人于八月一齐被关进监狱。三法司在朝廷审讯,判奈亨斩刑,王直等人赎罪流放,明英宗宽恕王直、曹义,剥夺奈亨、赵新的俸禄。当初,王直按次序应当进入内阁,但却遭到了首辅杨士奇的反对,王直请杨士奇回乡扫墓,来惩治当时品行不端的杨士奇之子杨稷,却反遭杨稷陷害,杨士奇因而怀疑是王直嫉妒自己,还京后就将王直调往吏部任职。
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入侵时,英宗受王振蛊惑,决定御驾亲征,王直率群臣极力劝谏,英宗未听从,命王直留守。同年,明军于土木之变中全军覆灭,扈从文武将臣大多阵亡,英宗也被也先俘虏。当时,王直位居留守群臣之首,他与兵部侍郎于谦等商议,出于稳定政局的需要,请孙太后立英宗皇子为皇太子,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不久后,王直等又劝郕王即位为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土木变乱发生仓猝,朝臣屡呈奏议,纷纷称王直为首。但王直认为自己不如于谦,所以每件事都多加谦逊,极力推举于谦,甘心居于其下,本人则只是镇静持重、抚慰群臣罢了,不久后,王直被加官太子太保。
也先派使者议和,并且请求归还英宗,此事下发到礼部讨论,未有决议,王直率群臣请求迎回英宗,并说“天位已定,太上皇还,不复莅天下事”以安抚代宗。代宗说:“卿等说得确实好,只是前后派遣使者五次前去,始终没有达到目的,现在又派遣使者,假设他们藉护送车驾为名义,来侵犯京城,岂不成为百姓的祸患吗?贼人狡猾难以相信,还是重新商议吧。”不久,瓦刺的另一支部落阿刺的使者又到,胡濙等又因此进言。
代宗便驾临文华殿门,召集群臣和谏官向他们讲明应当拒绝的情由,王直回答说:“一定要派遣使者,不要留下后悔的事。”代宗不悦,于谦上前为他解释,这才使其稍稍宽慰。群臣退下后,太监兴安匍匐出宫喊道:“你们这些人坚持想派遣使者,有文天祥、富弼这样的人吗?”王直大声说:“朝臣听从天子的派遣,已经享受他的俸禄,敢推辞危难吗!”他连说两遍,语气愈加严厉,兴安说不出话,才商议派遣使者,命朝臣李实、罗绮前往迎接。
使者出发后,瓦刺可汗脱脱不花及也先的使者先后来了,打算遣送他们回去,使者对住宿的陪伴说:“中国关外的十四座城全都为我们所有,以前阿刺知院的使者来,尚且派人一同回去。现在也一定要有大臣一起走,这才比得上。”胡濙把这件事报告朝廷,诏书下发到朝廷讨论,因王直等人坚决请求,于是派遣杨善等人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