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着《留余稿》——夏时正(1 / 2)

夏时正,字季爵,晚号留余道人,慈溪汶溪人。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升刑部郎中。复查福建刑事案卷,平反死狱60余人,擢南京大理卿。巡视江西灾情,免除无名税10余万石,放粮赈济灾民23万户,汰诸司冗役数万名,罢不称职官吏200余名,增筑南昌章江门滨江堤坝和丰城诸县堤岸。后乞归杭州,贫甚,布政使张瓒为他筑西湖书院以居,卒葬杭州三峰山。

夏时正,由于父亲夏凤早逝,幼年时他便被过继给了叔叔夏鸾,由于是被出嗣的,心理上自然有些悲凉,再加上他的新父母严禁别人谈论他亲生父亲的事情,因此夏时正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只能靠幼时的记忆来了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但夏时正天生警醒,非常早慧,据说他4岁时,亲生父亲还没有去世。有一天,他看见父亲和客人玩叫做“双陆”的游戏,好奇心动,便替父亲叫点,谁知百发百中,父亲大惊,自以后便非常喜爱他。

还有一次,因为某事而训斥家里的小厮,这在封建时代是极其正常的,一般人并不以为怪,但父亲夏凤却非常生气,他告诫夏时正说:“他也是父母的孩子,难道他就不能呵斥你吗?”幼时亲生父亲的教育给夏时正的感触是终生难忘的,从此他再也没有斥责过仆人,直至生命结束。进私塾后,夏时正的才华得到了充分体现,据说只要通读一遍书籍就能倒背如流,记忆力极其惊人,年龄稍大时,他已有了自己的主见,竟常常问倒老师。

在参加童子试时,他通过了极严格的测试,名列榜首。在考试前夕,他为散心溜到市场上去默记各个摊位上货物的名称,从各种各样的鞋子到家具、医药、生活用品数千样无一不记,回家后竟然倒背如流,据查只遗漏了两件。然而聪明的头脑并没能使他在陈腐的考试制度中,脱颖而出,虽然童子试优秀,但长大后参加八股取胜的省试时,却名落孙山。

欣赏他才华的学使突然得病死亡,似乎是老天有意和他作对,他的考卷又神秘地丢失,这场打击之后,夏时正终于感叹人不可违命,便无心再考,他曾说:“命憎才,才亦憎命。”昔日的清高变成了苦难后的谦恭。失败后的他,过起了一种潇洒的隐居生活,整日不拘小节,与朋友们吹奏乐器,占射诽谐,喝酒取乐,并借东晋人张季鹰的话说:“吾今而知醉之名人,甚于名之醉人也。”

不久,灾难又降临到他身上,由于喝酒太多,他得了一种怪病,几次差点死掉,幸好有国医救治才得以康复,从鬼门关走回的他,似乎对人生更有了一点感悟与参透。对于自身,他彻底放弃了希望,而把成才的向往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的两个儿子之旭和允彝已经懂事,且天资聪慧。夏时正严格管教,不敢有一丝懈怠。如果儿子在吃晚饭前还没写完文章,他便不准他们吃饭,如果文章稍不如意,便要大改三遍。虽然这种方法并不一定可取,但从某方面来说,也表明他急切报国立业的心愿已移到了后代身上,虽然他表面豁达,放弃了一切追求,但心却并未真正归隐。为了儿子的前途,夏时正常常在夜深人静,其他人都已入睡时还坐在儿子对面,默默地看着他们在油灯下读书,直至晨曦初露时,才悄悄地起身离去。

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两个儿子都早早地便有了成就,尤其允彝更是名誉日盛,颇有神童之声。父由子贵,夏时正的名声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响亮。但此时的夏时正却越发谦虚,甚至连郡邑的门都不愿经过,宁愿绕道而行。郡邑三次礼聘他为大宾,他都推辞不去,并且发话说:“我早就发誓不去官员的家里,为什么要改变我的气节呢?”确实,此时他已经看透了世事,对人生有了清醒的认识,这认识同时影响了他的儿子们。

夏时正晚年性格更加恬淡,和别人不同,他一生都不置财产,虽然有祖传的田地一顷,却并不知道田地的方位,更别提一般人关注的理财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