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苏州府昆山县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作《御倭议》。六十岁的归有光得中进士,及第后历官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等职,故被称为“归太仆”。一度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归有光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归有光,出生在苏州府昆山县宣化里,一个日趋衰败的大族之中,八岁时,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也许就是这种困境,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自幼明悟绝人,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
“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但他参加乡试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其间惨淡经营,寒窗十五载。三十五岁的归有光参加南京乡试,受到主考官张治的欣赏,把他视为国士,称他是“贾谊、董仲舒再世”,将其拔为第二名举人,期待归有光能更进一尺,早日成为进士。此时,归有光已是纵观三代两汉之文,遍览诸子百家,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属无所不博,归有光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诗歌、张子宾的制艺被誉为“昆山三绝”。以归有光的才学和声望,考取进士应是胜券在握了,在乡试高中的同年冬天,归有光雇上车马日夜兼程北上,准备应第二年的礼部会试,谁知这次会试竟是名落孙山。
南下还乡后,归有光移居就近的嘉定安亭江上,开始了一边读书应试,一边谈道讲学的生涯,四方学士纷纷慕名而来,少时十几人,多时百余人。归有光的家境一直困贫,全靠妻子王氏料理家事维持生计,居安亭期间,王氏治田四十余亩,督僮奴垦荒,用牛车灌水,以所收米粮供全家及弟子之食,让归有光专心讲学。归有光纵论文史,谈经说道,一时间弟子满门,海内学者文士皆称归有光为“震川先生”。
归有光名扬海内,连恃才居傲的徐渭对归有光也肃然起敬。一日,状元出身的礼部侍郎诸大绶回乡招请徐文长聚会,可是从黄昏一直等到深夜,徐文长才迟迟而来。问其缘由,说“避雨一士人家,见壁门悬‘归有光今欧阳子也’,回翔雒读,不能舍去,是以迟耳”。诸大绶命仆人取那轴归有光的文章来,张灯快读,相对叹赏,至于达旦。
然而,归有光的命运却是困蹇不堪,三年一次的会试,次次远涉千里而去,一连八次都是落第而归。其间四十三岁时,失去了最心爱的长子,时隔一年,又失去了任劳任怨、与己分忧的妻子王氏。仕途的蹭蹬,把这位名扬海内的古文家,长期抛弃在荒江僻壤之上,加之失子丧妻的哀痛,使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不过,坎坷的生活,倒也磨炼了归有光深沉坚毅、不屈服于权势与恶运的性格。
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事宜,并写下《备倭事略》《论御倭书》《上总制书》等,分析敌情,条陈方略,向当局献计献策。后来,他还写下《昆山县倭寇始末书》《海上纪事十四首》等,流露了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感。
明代科场上舞弊之风甚盛,虽不重唐代的行卷之习,但是有宗师和大官僚的提携是仕进的重要捷径。归有光久困场屋,对这一科举内幕应是十分明了的。可是,他却绝不从旁门邪道跻身仕途,乡试中举时的宗师张治对归有光十分欣赏,他为归有光后来三番五次不能中举深感惋惜,几次“欲以旧谊招致之”,然归有光“卒守正不一往”。
归有光屡不中式时,穆宗尚未登位,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