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后七之首——王世贞(1 / 2)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

王世贞,父亲王忬上京参加会试,却因为生病回家,王世贞九岁作《咏凤凰》一诗,祖母陈氏病卒,王世贞开始跟随塾师陆邦教学习《易经》,同时又随姜周学习。王忬会试落榜,但名声却越来越大,拜在他门下的弟子越来越多,王世贞得到王守仁集,读起来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喜爱程度在“三苏”之上。王世贞跟随骆居敬学习《易经》、《左传》、《史记》和韩愈、柳宗元文章,作《宝刀歌》,得到老师骆居敬赞赏,同时又跟随王材学习,师从季德甫学习《易经》。

王世贞与母亲一道上京师与父亲汇合,在上京的路上王世贞结识了张逊业,得苏州知府冯汝弼赏识,与好友徐学谟一同赴应天府乡试,以《易经》中应天府乡试第五十八名,主考为翰林院侍读华察和右春坊右中允闵如霖,赴京参加会试,会试落榜,王世贞娶妻魏氏。王世贞的父亲出差顺道回家,王世贞的长女出生,此女后来嫁给了华叔阳。

王世贞参加春闱,中会试第八十二名,时年二十二岁,考试官为掌詹事府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孙承恩,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张治。与友人一同出游,作《水调歌头》,殿试中进士二甲第八十名,父亲对王世贞谆谆道:士重始进,即名位当自致,毋濡迹权路。在随后的馆选庶吉士,翰林院有人指点王世贞执文于大学士夏言门下,但王世贞耻于干谒,拒绝参加本次选馆。

通州都察院公廨失火,王世贞的父亲王忬被罚俸三个月,父亲王忬出抚山东,李攀龙作诗相送。王世贞以刑部员外郎出使案决庐州、扬州、凤阳、淮安四地,因王世贞无子,其妻又没再生育,其母恐王世贞无后,遂为王世贞先后纳妾李氏、高氏。王世贞的父亲王忬进兵部左侍郎,总督蓟辽、保定,王世贞弟王世懋乡试落榜,王世贞受命察北直隶狱事,被推为山西提学副使,督学山西,但被严嵩所阻止。

王世贞出京巡察狱事,到顺德府察狱事,过访李攀龙,巡察狱事作《大狱招拟小序》,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青州。抵达山东,受命开始募兵,目睹了兵防慵懒,王世贞深感忧愁,并思考如何强军,王忬在辽东大胜,斩首一百七十二级,得荫一子为国子生。

王忬因滦河战事失利下狱,王世贞上疏请退,王世贞的父亲王忬被杀,李攀龙、戚继光、王材、方弘静写挽诗,王世贞与弟弟王世懋扶父棺丧归,王世贞扶父丧抵家,归有光为王世贞之父作祭文,戚继光来吊唁王世贞亡父,王世贞结识戚继光。王世贞与弟王世懋上京为父亲申冤,隆庆帝下诏为王世贞父亲王忬平反。

戚继光、汪道昆来访,戚继光以宝剑相赠,王世贞遂作《宝剑歌》,王世贞具疏请求致仕,朝廷不允。王世贞接到吏部答复,促其上任,到达京口,王世贞再次上书请辞,得到吏部迁升其为浙江左参政的任命。王世贞赴浙江参政之任,开始裁撤贪吏,对巨富不仁之人进行打击,得到转任山西提刑按察司按察使的任命,他作诗自嘲,有白首之叹,行至常熟,忽然生病,当时他的母亲郁氏,正在送他弟弟王世懋赴任礼部仪制曹郎,见王世贞生病,心情惶恐不安,强留王世贞就医。王世贞上疏求致仕,然未获允许,此时王世贞的母亲郁氏,已患脾疾。王世贞赴山西按察使任,到达时已经逾期,王世贞监试山西乡试,得知妾室病亡,同时知道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