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凌虐。
皇子皇妃都被逼死,虽然只是短短一月不到的时间,都城就被夺回,但是经历过的,都知道若是再次面临,那么将会遭遇什么!
所以,即便是所有人都有一种保守化,或者说追求稳定的本能,可一旦真的面临着可能性的威胁,皇帝不光是本身权力不受限制,便是舆论上也会得到莫大的支持。
莫忘了,那场刻骨铭心的大变,距今算来也才刚刚五年而已,所有人都未曾忘记!
而相对应来说,那些旧日权贵反而迅速陷入到了官僚体系与舆论的夹击与攒射之下。
底层百姓那里,到处都在说这些人根本就是敌人的细作!
还有一些在野士大夫和学生,水平高一些,大约知道这些人不大可能是细作,却认为这些人已经实际影响到了国家备战,正该从速、从严迅速处置。
舆论对这些人的容忍度瞬间便降到了最低。
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事情,就是有数十名略显激进的学生,一面上书宫中、一面投稿翰林院邸报司,直接要求朝廷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将这些人暂时以‘间谍’对待,集中看押,待大事之后,再做处置,以确保对敌人的从容姿态。
朝廷当然不至于听这些话,但毫无疑问,官僚体系却也迅速紧张起来,而这种紧张和皇帝补偿之前数年半俸,外加奖励、追赠靖康以来守节臣僚的政治允诺又形成了双重刺激……却是迫使整个官僚体系与这些人迅速完成了切割,然后运作处置这件事情的效率与力度也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至于事件旋涡中的主人公们,也就是那些昔日黄皓弄权时代的权贵们,景耀六年开始,杨伊就不在锦官城执掌中枢了,而是另立中枢,等在汉中建立行在后,这些人更是被一并罢辍,以至于至今炎汉复兴之年中根本没有什么实际功劳的这些人,真的是万万没有想到,敌国政变,居然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身家性命,简直跟话本杂记里的故事一般玄乎。
但是,追夺恩荫官职的文书,以及对之前流言、歪诗的追查却又是真的不能再真。
话说,风波之中,这一日傍晚,出去打探消息回来的董宏一回到家中,便直接往自己族叔董厥卧室而去,然后摒除仆妇,就在卧室内当面与族叔做质询
“叔叔,如今能不能和我说一下,那乡间坊市中传唱的言语跟我们有没有关系?为何我问来问去,他们都说相关人中,竟然有我家的人在其中?”
董厥此时却是面色惨白,半晌无语。吧
他虽然少年成名,是个颇有才能之人,当年丞相诸葛亮都曾评价其“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適。”
也是有了丞相的这番定性,董厥在仕途之路上自然也是一路顺风。
丞相卒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
可以看到,董厥作为丞相这一系的官员,一路走来可谓是顺风顺水,甚至做到了尚书令的高位。
景耀年间,董厥与诸葛瞻共同把持朝政。
景耀四年,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
董厥此时为辅国大将军,他在蜀汉的地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不过董厥虽然得如此信重,可没有尽到臣子的本分。
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
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所以杨伊后来直接就把他去位了,在杨伊看来,董厥在其位而不谋其政,面对黄皓弄权没有及时制止,这就是失去了臣子本分。
说他一句志大才疏并不为过,被去位之后,也是不甘,在朝野之间,也是多出言语,可是做了不少事。
而董宏见到他如此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