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现遗失的包裹那一瞬间起,整件事便如影随形地缠上了梁策的属下。
当时梁策的属下如果接受大汉的邀请,去帮忙抬包裹,那么就会有黄金从包裹中,滑落下来,商人也不会回来找包裹。
就在此时此刻,两人竟然一同做出了有违道德之事。现实往往如此讽刺:
【即便你已为领导尽心尽力地办妥数十桩好事,也抵不过你与领导一同做一件坏事的功劳。一起干了坏事情,关系一下就拉近了。人性就是这般令人无奈啊!
但是这件坏事情,一定有限制,并不是那种把柄的巨大坏事情,只是违背普通人道德观念的坏事情,例如陪同领导光顾烟花之地,这些无关痛痒,而仅仅是一些轻微地违背常人伦理道德观念之行径罢了,等无伤大雅却着实违背公序良俗之事。绝非那种能成为他人把柄、酿成大祸之举;
纵观历史长河中的种种事件,其中蕴含的某些处世之道实则相互冲突。
犹记得年幼时,我曾向启蒙恩师请教:为何历史智慧中,两个人,明明做着相同类似之事,在一篇故事是好事情,出现在另外一篇故事却成为了教训。最终结局却天差地别呢?
启蒙恩师解惑道:“关键在于‘度’的把握。若无法拿捏得当,则原本有益之事亦可能演变为无益甚至有害之举。”
的确如此,若是领导犯下如杀人这般滔天罪行,那么为保守机密,领导极有可能选择杀人灭口。事情做得过度了,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受到伤害。
故而,我方才强调,处事。包括人情世故,开玩笑等等,务必谨慎把握分寸,过犹不及,反受其害。】
如果梁策的属下和大汉,一起欺骗商人,大家一起做了坏事情,自然就只感觉上面拉近了距离,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是在大汉诱惑下,正在商量分包裹里面的财物。但是梁策的属下没有去抬包裹,衍生出小局立即启动,商人当然就回来,寻找他丢失的包裹。这下又激发了梁策的属下隐瞒大汉捡到包裹,的坏事实发生。
所以从头到尾,无论怎样挣扎,都始终身陷迷局中,被局势控制,难以自拔。
梁策的属下和大汉都阴谋了捡到包裹真相,关系当然就近了一步。又因为收到大汉邀请,他们三人来到僻静无人的巷弄内,准备分包裹里面的财富,心里庆幸道,今天发财了。为首老大那人,最先伸手从包裹中掏出一块耀眼夺目的金子来。
梁策的手下顿时被眼前这片金灿灿的光芒蒙蔽了双眼,头脑亦开始发热发烫。
此时此刻,无尽的贪欲已然占据了他整个脑海。
他全然忘却思考,到底大汉是从包裹里面掏出的黄金,还是借着包裹阻挡视线,从自己的袖子里面掏出的黄金。
现在梁策的属下,只想将包裹彻底拆开,看看一看里面到底装了多少黄金,还有其它什么珍宝。
岂料正当此时,一旁的老大却突然出手拦下了他。
谋士骗术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