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路是直的,三四米宽,和达姆城外那条直道几乎一样,鹅卵石路,路面是平的,鹅卵石经过打磨,有规律地组成奇形怪状的图案或符号。路边每隔200米就戳着一尊半身三眼石像,高3米到5米,头脸占了三分之一,五官很概括,高鼻深目,眼睛的瞳仁镶嵌着黑曜石,面部表情各不相同,虽风化斑驳却栩栩如生。
路边同样有一条河,但这条河却都不一样,是直的,完全和路平行,两岸砌了石砖。
河流怎么可能是直的?除非它是运河,它确确实实是条运河,可两千万年前怎么可能挖出这么宽这么直的运河?
河流平缓,清澈见底,莺歌燕舞,垂柳依依,越往前走越像成都的府南河。
路上游人如梭,三五成群,全是三眼人,没有一个古猿,
走了几公里,猛一抬头,一座高大的城门矗立在眼前。
张哲翰使劲眨了眨眼睛,没错,确实是一座城门,中国式城门,重檐门楼,大青砖,深拱门,城墙箭垛,城门顶上一块石匾,上面刻着两个象形文字。
“非非,那是两个什么字?”
【数据库无比对资料,无法识别。可能是史前文字。】
张哲翰单独运起“同传术”,同样无法识别,这不是三眼人的文字,确切地说,这两个字不属于地球和幻界的任何已知文字。
不会是“成都”或者“益州”吧?这座城门像极了古成都的老城门,张哲翰想起了“庄周梦蝶”的故事,究竟是我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
如果上帝之城里真的如诺亚船长所说有青羊宫,那这座城市就无可辩驳地复刻了老成都,这种情形如果出现在幻界一点都不奇怪,但这是两千万年前的副本,折射的可是两千万年前的文明啊,究竟是上帝之城复刻了成都,还是成都复刻了上帝之城?
张哲翰现在有些相信诺亚船长不是胡扯了,如果他说的是真的,作为信息节点,副本想通过他告诉天行者什么?
穿过城门洞,错落有致的青瓦灰墙映入眼帘,脚下是一条古代大街,地上铺着长条石,古朴的街道两旁,茶馆、小吃摊、酒肆、商铺比比皆是,热闹非凡。热气腾腾的火锅,香气四溢的串串香,软糯可口的担担面,甜而不腻的三大炮,还有让人回味无穷的龙抄手、钟水饺,每一都勾起张哲翰的味蕾记忆,他迫不及待地钻进一家小面馆,刚在竹椅上坐下,四川话便脱口而出:“老板儿,来一碗担担面!”
一名围着围裙的三眼女孩走了过来,用三眼语问道:“您要点什么?”
张哲翰这才意识到说错话了,改用三眼语答道:“两碗担担面,一碗素椒面。”突然想到名称可能她听不懂,正要解释,没想到女孩说道:“请稍等。”转身进了后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科斯曾经说过,“上帝”喜欢吃川菜,但他说的是副本之外的姆岛,现在所处的是两千万年前,难道两千万年前的“上帝”就喜欢吃川菜?喜欢成都?这不还是胡扯嘛,两千万年前别说成都了,人类还在茹毛饮血呢。
或者换个角度反过来想,成都是两千万年前史前文明的传承?成都的样子,成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都是史前文明的复刻?这么说好像逻辑上还通顺一点。
又或者还有一种可能,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爱吃川菜的“上帝”和两千万年前那个喜欢成都的“上帝”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如布道者一样一直活着,活了几千万年甚至更久,而现在地球上的成都就是这位“上帝”按史前文明的样式重新建造的。
张哲翰脑壳都要想爆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啊,不,这根本就不是读书的事,读多少书也想不明白。
女孩把三碗面端了过来,一碗一碗摆在桌上,张哲翰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