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不曾往敦慈太后的灵前去了,也请陛下早立国母,等老身到了太后灵前,也好对太后有个交代,不枉费太后殿下生前所托了。”
裴太妃说着也抹起眼泪来,元淮看着也心里不是滋味,这些日子又有外廷言官御史上书,请他早立中宫国母,又加上裴太妃在自己寿辰说了这些话,也打定了主意,对裴太妃说道,“姨母放心,此事您不必有心,朕自有主张,国母大位,非同儿戏,因此不敢擅自决断,自从元懿皇后走后,朕也冷眼瞧了这段时日,觉着朕已过不惑之年,膝下也已经有八子六女,不宜再从宫外世家女子中迎立新后,若果真迎立新后,实在劳民伤财,也让前朝再起风波,于朝政也是不安。因此想扶立妃嫔登临后位,这后宫之中,朕瞧着,只有熙芸最能胜任皇后之位,又是太后、太妃的内侄女,朕的至亲,熙芸在后宫之中颇有人望,立她为后,定能安抚前朝后宫之心,请姨母放心,朕不日便会去请示太皇太后殿下,若皇祖母首肯,朕自会降旨,立熙芸为后。”
裴太妃听着,也含泪说道,“若果真如此,敦慈太后在九泉之下也可心安了。”
因再过一月,便是腊月,到了年下宫里的事自然就多了起来,不能无人主理,因此元淮让太史局挑了个好日子,降下旨意,立裴淑妃为皇后,入主坤仪宫,母仪天下,掌管后宫。
裴淑妃也终于如愿以偿,在立后典礼之上出尽了风头,河东裴氏也继清河崔氏之后,成为第二个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
可裴熙芸入主坤仪宫后不过七日,元淮不知因为什么缘故,便莫名其妙地病倒了,太医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含章殿也乱成了一团,
唐简卉在鸣鸾阁的殿门口朝着含章殿的方向张望着,她还不知道,一场风波正在向她涌来。
御心蛊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