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老农赵大灶挑着扁担,站在人群后面排着队,头上裹着破旧头巾的王守业从一旁走过,又退了回来,看着赵大灶喊道:“这不是隔壁村的赵三爷吗?怎么,就你家那三亩地也要凑个热闹?”
赵大灶见人群动得很慢,索性将扁担放了下来:“王五郎,你家地二十亩也未必能选上,这凭的是运气,何况,我可不是空手来的。”
王守业看了看扁担,眉头一紧:“你这是挑着粮食来的?娘的,还以为你要卖粮,感情你这是打算使手段啊。”
赵大灶拍着胸脯:“我家是上田,肥沃得很,哪一年亩产不比你家多个三五斗,选我家地种土豆准没错。”
王守业跺脚:“我这就回家挑粮食去!”
应天府衙。
府尹曾朝佐坐在后堂,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就开始对同知罗乃劝、吴一川抱怨起来:“定远侯倒是会给府衙找事做,皇室不是没地,格物学院也买下来了八百多亩地,还不够吗?”
“非要让百姓参与进来,将威严的府衙弄成了菜市场,乱糟糟的,连个正常办公都做不到了,岂有此理!两位同知,这事怎么办,若任由如此下去,土豆一日不种,咱们府衙一日不做事了不成?”
罗乃劝不吱声。
定远侯的安排谁也不敢拒绝不是,如此大的事,皇帝一句话都没说,显然是默许了。
在这种情况下,应天府衙只能照办。
脸上坑坑洼洼,容貌有些恐怖的吴一川倒是相当镇定,对曾朝佐道:“曾知府,百姓想看看高产农作物在自家地里长出来,定远侯既然放出了话,允许分出去四百亩,府衙那就选四百户百姓便是。”
曾朝佐为难:“若是前来报名的是五六百户,选个四百户不难,可昨日就来了一千八百户,今日这外面又排起了长队,如何选出四百户?说什么抽签,可如此多人,怎么个抽签?”
“难不成将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各凭运气?你知不知道,府衙容纳不了这么多人,而且一下子聚集这么多人,万一出点什么事,百姓不满,成了聚众骚乱,你我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吴一川没有曾朝佐的担忧,平静地说道:“这个简单,府衙招纳不开,那就换个地方,抽签不好抽,那就换个法子。最近我研究格物学院的学问,他们就曾给名字编成序号,随机挑选序号来选择人员,这法子可用。”
曾朝佐见吴一川胸有成竹,便安排道:“既是如此,那这事就由你全权负责。”
“好。”
吴一川没有推辞。
走出二堂,进入大堂。
一队百姓排至书吏桌前,衙役维护着秩序。
商人催有发拿出了五两银子递给书吏:“让我家的地选中。”
书吏苦着脸,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行贿啊,关键是这事我也做不了主啊。很奇怪,这些人竟然愿意花大价钱,亏本去种土豆……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书吏不清楚,吴一川却能揣测一二。
租出去的田地可不只是三石租金那么简单,而是一块试验田,荣耀田,一旦被选中,会被无数人关注着。
心思复杂一些的,兴许都盘算上偶遇某位达官贵人,攀附权贵了,比如这个商人,不惜钱也要如此,显然在投机。
心思单纯的,更多的是想看看土豆是个什么东西,产量到底有多少,比如这个老农,挑着粮食来的,嗯,这稻米饱满,确实是好地,看那粗糙的双手就知道是老庄稼人……
吴一川用目光警告了一番书吏,便走出了府衙,直奔格物学院而去,那里的人做这事有经验,找几个人过来帮帮忙总还是可以吧。
坤宁宫。
朱元璋翻看着航海日志,对马皇后道:“这一路航行凶险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