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大东北(3 / 4)

白天正午下午期间的最高气温,也最多就是三十六七而已,在日夜明显的温差调节下,这样的日间高温状况已经吓不到正常人。

但就在这片东北平原的北端地带,大小兴安岭的南边,本该更有耕作、生机之象的沃野区域,薛骥却没有发现人们的任何劳作、发展迹象……

他反而遇到了好几队乘着各种大小,有些破旧的车辆,甚至骑着摩托车、三轮小货车向北“迁徙赶路”的人马……

这明显不太正常甚至有些诡异的景象,当然引起了薛骥的怀疑,他带着霍意康一番“尾随打探”后才弄清,这些小势力人马是要向北越过黑龙河“出境”!

因为在黑龙河以北的铁翅国“布列亚平原”地区,有着更加优越的环境气候和“势力基地”……

那边的发展势头也听说比龙河省更兴旺热闹许多,因为有些人上个月就响应“布列亚联盟”的招揽,前往曾经的邻国“讨生活”,而这些人反馈回“老家”的几乎一切,都相当的“正面”!

这批先行者中,也有人亲自返回龙河省,向大家介绍布列亚联盟的具体情况,并公开大方的说服更多幸存者前往那边“发展”。

根据薛骥打探到的说法,布列亚联盟确实是个联盟化的“多方合伙组织”,其成员以铁翅国居民和锦夏国居民为主。铁翅方面的总人口数量虽然更多一些,但他们内部因为不同民族、宗教、来源背景等原因,分立为好几个“派系、山头”,各派之间的实际关系和举措,当然也不可能简单的以“曾经的”国籍立场为唯一主旨。

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利益,才是大家“有来有往有进有退”的唯一主要原则……

薛骥理解这种复杂而合理的局面,本国东北边境与境外的“外东北”地区本来就保持着大量的常态往来、合作、互补及少许竞争关系,两国的边境居民也早就习惯了这种共荣共生的生活圈子、社会形态。

而且,铁翅国的这片“远东地区”因为远离他们国家位于德莫特洲的首都、核心地区,所以一直都发展得很慢、很不理想……

最后也是因为锦夏国的东北地区强势复苏,两国的关系也长期保持良好和稳定,内、外东北的这片边境地带才终于协同发展起来。

所以,由于本国东北地区更发达繁荣的现实状况,铁翅国很多“远东居民”都主动开始学习,或培养孩子学习锦夏国的“国语、普通话”,这一近几十年来的大势所趋也自然让“内外东北”的融合程度越发的充分!

由此不难想象,那个“布列亚联盟”内各派系群体的关联性,必然比其他大多情况下的“跨国联盟”要紧密、靠近得多。都有过“曾经落后”的历史背景的大家,也当然可以在“务实”共识的凝聚下,结合于一体。

当然,这些事实表面脉络的合理评估,并不意味着任何更多的事实真相。

各种说法中的布列亚联盟再好,也得眼见为实、设身处地之后,才能揭示更多的真实。

鉴于布列亚平原的位置基本也算顺路,薛骥真的找不到理由不去顺路看看,毕竟“济世救人”的这类崇高责任,你也不能只把它当做一个表面应付的“KPI”啊……

而且,布列亚联盟与龙河省、塞北省东北角呼伦地区的国内势力或基地都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商贸关系,如果这联盟真的是个伪装欺诈、暗藏阴谋的“幺蛾子”,那波及到的层面也可能会相当的巨大。

薛骥思来想去,终是宁愿背负一些骂名和不理解,也要去布列亚平原探探究竟。

九月十八到九月二十一。

四天的游走打探之后,薛骥居然真的不觉得布列亚联盟有什么算是明显的疑点或问题……

他们的中高层都是各有所长的异能者,强大且“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