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老李和小李(3 / 3)

“你怎么……”

“朱学兄,不能欺负萧学兄。”刚刚走进教室的少年看到朱永铭神情激动连忙跑过来说道。

“祝胖子,就你多事。”朱永铭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

被叫祝胖子的少年缩了一下脖子,不由站到了贤重身后。他跟两人同龄,也跟他们差不多日子入的学,家里父亲在礼部任职,跟萧家是故交,这才把他送到秋意书院来。因他身型较胖,开始不少孩子都喜欢取笑他,朱永铭也常常逗他,只是不知不觉,他就跟贤重成了好友。

朱永铭到现在也想不通,为什么祝胖子会觉得他在欺负贤重,不过是故意吓贤重还挺好玩的,他才没有特意否认,也想看看祝胖子能误会到什么时候。

等教室里人多了,祝胖子也不怕了,就算朱永铭是书院一霸,他也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欺负人。

怎么这么快就有人来了?贤重还觉得挺遗憾,他还挺喜欢看朱永铭逗祝胖子的。

书院放学较早,一般过午再读一个时辰他们就可以走了,秀才班的人可以多留一会儿。也是因为这样,现在贤元贤重兄弟俩都不能一起下学。先前贤重是坐朱永铭的马车回家的,朱家离萧家很近,朱永铭回家的路上稍微绕一下就能把贤重送到家。

以前下学后,朱永铭还会到萧府玩一会儿,最近课业重,他也没法。铁勇跟着贤重读书后,贤重就开始坐毛家的马车回家,反正铁勇也要去萧府,正好带上他。

林氏知道贤重在帮忙盯着铁勇背书,特意让老李来接人时送了一篮子水果过来。她不是不知道自家儿子背书没背好,可是她能怎么办,但凡家里有个多读几本书的她也就不必烦了。桂姐儿虽说请了一个女先生,但教的也是以女红茶饭为主,学问什么的也教过一阵子,但是桂姐儿没能学进去。

她觉得也不能怪桂姐儿,当时她时不时地也会过去跟着一块听,几天下来,她也没有学会,可见做学问还挺难的。

这么难的事现在铁勇也得学了,她拦是不能拦的,但私下却觉得铁勇应该也学不了多久。她和孩子他爹都不是有学问的,怕是祖传不是这块料,读不出什么花来。果然,才没有多久呢,铁勇就开始背不上来书了。

林氏字虽不认得几个,但也知道想要读出前程来,一架子书总得背出来了,铁能这才哪到哪呀。偏她也帮不上什么忙,让她盯着铁勇背书,她也无从得知他背得对还是不对。家里头最有学问的要算赵婆子,可是她也就是识得几个字,并不曾正经读过书。

现在有贤重帮忙盯着,林氏觉得多的不指望,说不定等儿子十六七八的时候,童生总得考一个出来,听说童生挺好考的,但是有些人考出童生后到了白头也还是童生。她倒不指望儿子能一直考下去,等到他要成家的时候还没个结果,就让他学其他的去。

她的这些想法很多都是跟何素学的,何素其实也在她面前说说,在魏氏面前她却是不说这些的。魏氏虽说有时候行事也不爱照着老规矩来,但是儿子科举出仕这条路却是她坚持的,就说现在的商部不也是得要进士功名才能入职,破格提拔的少之又少。

参加科举,学问做得好是一方面,人脉名声也是一方面。同样是进士,少年进士和老年进士是不一样的,同样是童生,十岁出头考中跟二十岁出头考中,在世人眼中也是不一样的。她其实恨不得儿子不能十岁就考中童生,无奈她的儿子总不定性,不肯静下心来读书。

好在总算是升了班,又看到贤元考中了,他也有了好好读书的心思。为了他能一次考中,魏氏特意又请了一位落榜的举子在家里教他,本来还想叫贤重来的,贤重自己不怎么情愿,何素也就由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