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之时就以赈代工大量水库的修建截留入海的河水以备大旱之用,虽然无法一直存水,但能救一点算一点;
大力推广耐旱的番薯、土豆、玉米、青稞等等,
除此之外,他利用前几年的大旱修补了官道,提高马车的运输速度,广建粮仓囤积粮食兜底,攻占中南半岛,建立粮仓以防不时之需。
水库和耐旱作物的配合,让陕西撑到了崇祯七年,朝廷不用赈灾。
到了今天,又做出了集合全府之力,引水灌溉,集中耕作,又能让陕西耕三余一,可能到崇祯十四年都不用大赈,这更是一大进步。
到现在,全国大旱不好说,但至少陕西没有压力了。
这比他将建奴、扶桑干掉还要开心。
一个天灾,一个人祸,人祸终究能干掉,可天灾就不好说了,现在天灾虽然无法彻底解决,但至少已经有了活路。
说句冷血的话,他尽力了,能做的不能做的做了,算是对的起陕西的百姓了。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崇祯突然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并且情不自禁的说了出来。
跟在身后的韩癀、宋应星等人浑身一震,皇帝当真是好魄力,竟然与地斗、与天斗,皇帝的身影在这一刻愈发的高大了。
有这种心气儿、斗志的皇帝带领,任何困难他们都不害怕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中,崇祯继续乔装打扮横穿汉中平原,时不时的与田中劳作的百姓聊上一聊,问问他们对旱灾、朝廷赈灾、南水北调等等的看法。
百姓们的回答都很让他满意,对旱灾的看法是现在还有口吃的,虽然苦但比之前经历好太多,至少有希望。
对朝廷赈灾的看法是他们相信朝廷、相信皇帝。
对南水北调再造汉中江南的看法是反正大旱自己种也没什么收成,以他们的经验看只要有水那就一定有收成,再造汉中希望很大。
总结出来就是只要是能有吃的,他们无条件服从朝廷安排。
这就说明他登基这几年的所做所为彻底的赢的了民心和信任,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崇祯开心了。
五天后,崇祯将汉中平原转了大概,了解到了百姓的真实想法和现状,大片大片青中泛黄、长势良好的稻田让崇祯信心大增。
既然汉中平原可以,那么关中、汾河、豫东平原等也是可以的。
只是这种喜悦还未延续几天,就被急匆匆而来的李若涟给打断了,李若涟脸色很是难看:“陛下,出了点意外。”